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长汀网
Portal
长汀论坛
BBS
长汀人才
长汀房网
手机客户端
长汀股市
长汀同城
更多功能
每日签到
积分商城
摇摇乐
论坛银行
论坛导读
论坛排行
群组
精彩分享
动态
论坛广播
淘帖
日志
相册
记录
积分抽奖
邀请注册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帖子
用户
长汀论坛
»
长汀论坛
›
≡互动汀州≡
›
【聚焦龙岩】
›
你不知道的龙岩 | 龙岩洞的前世今生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481
|
回复:
0
你不知道的龙岩 | 龙岩洞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凌8乱
凌8乱
当前离线
UID
151645
注册时间
2022-8-2
最后登录
2022-8-2
威望
0 点
好评度
0 点
金钱
38100 金币
雷达卡
76
主题
0
回帖
114
积分
下士
下士,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下士, 积分 1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3-5-6 17: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Reserved
来自: Reserved
众所周知,
龙岩是全国唯一一个
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
龙岩这个地方的地名是因何而来。
据龙岩州志记载:
“天宝元年改新罗为龙岩,
以城东有龙岩洞,故名。”
在龙津桥东行四里许的翠屏山脚下,
有一座千年古洞——龙岩洞。
这里,记载着龙岩的身世。
这里,是龙岩“文脉”之所在。
今天,让我们走进龙岩洞,
一起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龙岩洞位于距离龙岩市城东两公里外的翠屏山上,是一个具有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因洞壁上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龙纹而得名。相传,1000多年前从河洛中原迁徙而来的龙岩先民在此祭祀真龙。因为洞中有“龙”,当地老百姓把这个洞当成一块吉地,龙岩洞曾是龙岩最美的风景区之一, 自唐朝以来,龙岩洞历代都是一个游客如云、香火不断的胜地。
《龙岩记》——最早记载龙岩“邑以取名”的根据
龙岩翠屏山麓有龙岩洞,成为“龙岩”所以得名的根据,也成为龙岩“龙”的精神象征。这一信息来自于明永乐二年甲申(1404)进士、龙岩人、曾任潮州知府的王源,于景泰二年(1451)所作《龙岩记》,并于次年镌刻于龙岩洞内南面石壁。全文997字(含文题及落款),收录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龙岩知县汤相主持修编的《龙岩县志?山川》。此后历代修编的《龙岩县志》均收录王源的《龙岩记》。
龙岩洞因洞中有两条一黄一青的“龙”形图案或裂纹,小洞顶上又有“纹簇簇”的小白龙,这些龙之图腾——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附着在龙岩洞穴中,被赋予呼风唤雨、崇尚正义、扬善除恶、降福人间、无所不能的全能型神明,接受民间祭拜,同时也作为龙岩这座城市的保护神赋予它丰赡的人格意义和感情归依,受到历代官府、文人、士子、乡绅的颂扬和旌表。
据民间传说,龙的神力充塞天地,气势磅礴,不但在人遭遇困厄时给予神奇力量,还渡人长大成才,赐予人间教化功能,因此,历史以来在龙岩洞周边分别建“三贤祠”(祀朱紫阳、文天祥、王阳明)、龙王庙、龙岩书院、王韦庵读书台等,试图将龙岩洞衍生的龙之精神进行内涵的固化和外延的拓展,接受民间祭拜。这样的社会形态,不但催生了龙岩洞本身的精神力量得以物化的过程,也提升了龙岩洞作为龙岩城之文脉所在的文化品位。历代歌咏龙岩洞的诗词歌赋、游历辞章、职官题名、兰花画刻及福字题刻等,是龙岩洞的人文精神内涵得以传播、延续的根本所在。
“龙岩洞”中“龙”的由来
相传,龙岩洞里住着龙王爷。一直以来,龙岩洞游客如云、香火不断。龙王爷为了感谢前来朝拜的香客,就在洞中放了一个小孔,它会漏盐漏米给来这里朝拜的香客和寺庙里的和尚吃。有一次,一个香客嫌这个孔太小,漏得慢又少,就用竹竿去捅小孔想把它挖大点。这一挖可坏了,捅一下,米不但没有漏得更多,越捅就越没有了,最后干脆不漏了。这个香客一气之下就用头去撞这个孔,结果撞出了一个凹槽来了。
如果你有机会到龙岩洞去,就可以看到在洞中的石壁上有一个人脸一般大的窟窿。同时,龙岩洞壁上至今还刻许多密密麻麻的摩崖石刻,除了王源于500年前写的散文《龙岩记》,清楚地记录着“龙岩洞”中“龙”的由来外,明崇祯年间龙岩知县邓藩锡的《建龙宫记》、清乾隆三年《龙岩州志》和民国三十四年《龙岩县志》对龙岩洞均有详细记载。
龙岩洞——龙岩“文脉”的源头和传承
龙岩洞作为龙岩城的名胜古迹,受到历代名宦、循吏和文人墨客的题赠、嘉褒,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美文诗章。
留有《龙岩记》的王源,龙岩人,永乐二年进士,在潮州知府任上,“举廉能,黜贪墨;修郡县学宫,立社学,以教育后进;造广济桥;除虎患,筑长堤六百余万丈,以防水势,潮人因其姓为堤。报政,晋阶从二品俸,寻致仕,潮人祠祀之。”
留有《龙岩洞》诗一首的龙岩知县陈懋芳,“安定人,举人,隆庆五年知龙岩县事,清苦自奉,改教职去。”
留有《龙岩洞》诗二首的吴守忠,“江西高安人,举人,万历十一年(1583)至十七年(1590)知龙岩县事。甫莅任,见里班有铺陈家伙筵宴诸费,遂申请永革。时奉文分割,漳平得业米七百八十石有奇,米去丁存,岩民病之,乃力为请命,丁随粮配,将庄户另为一图,一体著籍。当差素草图赖,律以反坐造蛊谋命,坐以立决。恩威并济,循良吏也。”又云“在任期间多惠政。革里班陋规,禁止铺张浪费,建龙门硿桥,惩治豪强,立新罗第一泉,万历十七年修邑城。民感其德,建生祠二,一在适中,一在小池。”
留有《龙洞》诗一首的龙岩知州包承祚,“字启堂,号芑塘,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戴衢亨榜进士。乾隆五十一年知龙岩州事,为政宽而有体,民安其治。公余之暇,怡情翰墨,所至各有题咏。在任二年,以诖误谪军台。”
……
改造后的龙岩洞,云雾缭绕美如仙境
承载着很多人记忆的龙岩洞,如今改造成了以龙岩洞遗址保护为核心、以龙岩洞文化为主题,集市民休闲健身、文化展示、遗址保护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休闲公园。
空中俯瞰,龙岩洞公园美景尽收眼底!一幅碧水、蓝天、绿地的唯美画卷展现在眼前,凉亭绿树,婉转缠绵,风光旖旎……
龙岩洞文化公园主体建筑采用唐风,园内建筑统一规划、统筹风貌,整体风格典雅大气,将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意蕴与生态山林融合于棕墙灰瓦之间。亭宇楼阁,远观朦胧生情,而身处其中韵味非凡。归去来兮的期待中,梳理江南风情的历史质感。
龙岩洞公园,在繁华城境中代入时间痕迹。从古至今,游龙岩洞者无数,沉醉其中,热爱其景者亦无数,他们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角度,赏出了龙岩洞不一样的倩影!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综合自文旅龙岩、新罗TV、 宋客e家等
整理:谢津津 罗爱萍
编校:罗爱萍 黄达杨
审核:蔡添高 王尚华 谢津津监制:王仰华总监制:王传龙 高营光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
●龙岩天气马上迎来反转!
●龙岩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项目攻坚 | 重点项目“领跑”北部新城高质量发展
点
和
让更多人知道
↓↓↓
「真诚赞赏」
打赏
长汀论坛最新手机客户端下载地址:http://app.fjctw.com//homePa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照妖镜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汀州摄影】
【医药卫生】
【手机平板】
Copyright © 2008-2020
长汀论坛
(https://www.fjctw.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风格购买及设计联系:13450110120 15813025137 QQ:21400445 8821775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闽ICP备2020018947号-1,闽ICP备2020018947号-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