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1360
注册时间2006-8-17
最后登录2023-10-28
威望0 点
好评度0 点
金钱20 金币

列兵
|
发表于 2022-1-3 19: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Reserved来自: Reserved
发挥主导作用
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方立法实践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之二
赋予所有设区市地方立法权,进一步完善我国立法体制,有助于提高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自2015年7月被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立法的主导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地方立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方立法实践。
开门立法
吸纳意见凝聚共识
2018年3月至5月,为巩固和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做好《龙岩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委文明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需要重点治理的“十大不文明行为”征集和“十佳文明金点子”评选活动,收到意见、建议645条(篇)。通过广泛征求**各界和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征集需要重点治理的“十大不文明行为”列入《条例》第四章的重点治理清单。
《龙岩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的制定过程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方立法实践,通过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确保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听证工作规定》《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征求意见工作规定》,完善立法征求意见机制,健全广集民意、广听民情、广聚民智的途径,促进公众有序参与地方立法;制定《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协商工作规则》,通过搭起协商平台,拓展协商领域,畅通协商渠道,实现协商事项广泛化,保证立法决策最大程度地汇集民意,体现民智,凝聚**共识。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还建立立法咨询专家库,聘请了13名专家学者担任立法顾问。在全市建立了17家市级地方立法联系点,多层次、多渠道了解真情、实情,掌握第一手材料。2021年7月,我省首个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上杭县才溪镇,这也是全国首个设在乡镇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老区苏区在国家高质量立法中的积极作用。
回应关切
发挥地方立法引领作用
绿水青山是龙岩的优势,也是龙岩最大的竞争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视野、创新的模式开展立法工作,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龙岩样板”的地方性法规体系。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共制定《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龙岩市实施河长制条例》《龙岩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7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龙岩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将帅的摇篮。这里有着为数众多、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遗存。为了回应**关切,2017年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开始保护好红色文化遗存的地方立法工作。当年的11月24日,《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批准,于2018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第一部由设区市制定的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地方性法规。
教育公平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2019年,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制定《龙岩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重点解决龙岩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大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公平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同时,市五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地方性法规的实施,专门作出《关于全面推动我市地方性法规有效实施的决定》,出台了《龙岩市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规定》,要推动地方性法规全面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相继开展《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龙岩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龙岩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
五年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出台11部地方性法规,在全省新获立法权的设区市位列第一,为龙岩聚力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贡献坚实的法治力量。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作者:傅加斌
图片:蓝明丰
编辑:赖莉蓉
检查:林加涛
审核:陈良锦 王沐监制:王仰华总监制:王传龙 高营光
版权归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