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8-10 14: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梅州来自: 广东梅州
“寻访客都文化地标”:打造值得客家人骄傲的文化名片
广东省委提出,优化城市文化特色,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文化符号。寻访客都文化地标活动,就是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诠释,是唤起乡愁、留住乡愁的“催化剂”,能让梅州人重拾文化自信。
8月8日起,本报陆续推出今年的大型采风活动——“寻访客都文化地标”的系列专版和微信公众号,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记者问迹寻踪,向读者呈现一幅幅客家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精美画卷,重新燃起了市民的文化自信。
寻访文化地标唤起了乡愁
“客都文化地标不仅是一座城市建筑,更是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广东客家文化创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天爱说。如果让梅州人挑出最能代表梅州的建筑,他们肯定会选择以“学宫”、“梅江桥”为代表的这些文化地标,而非近年新崛起的商圈。广东省委提出,优化城市文化特色,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文化符号。梅州日报此次的文化地标策划,就是对客家文化的挖掘,让人重新审视梅州现存的一批有底蕴、有气质的代表性建筑和场所。客都梅州应该拥有融合客家文化的城市地标性建筑。梅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世界客都、客家人的精神家园,不能丢了属于自己的“乡愁”,这是必须坚持的文化自信。寻访客都文化地标活动,就是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诠释,是唤起乡愁、留住乡愁的“催化剂”,能让梅州人重拾文化自信。
提升了世界客都的影响力
“无论是梅州学宫,还是梅江桥或者是其他的地标性建筑和场所,都代表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寻访客都文化地标”活动,展现了梅州历史文化最重要、最特色的一面,可以说是把梅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通过记者走访和感知客家人熟知的、带有标志性的建筑、场所,把深厚的客家文化实物化,把客家文化的独特性提炼出来,让客家文化变得可观赏、可触摸,容易引起海内外客家人的共鸣,在客家人心目中形成了对客家文化的共识,进而增强了客家文化的向心力和客家人之间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世界客都梅州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老地方讲新故事引发共鸣
“寻访客都文化地标选择的虽然是大家最为熟知的建筑或景点,却让读者看到了鲜为人知的一面。”老地方新故事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虽然是梅州人,但是对一些老地方也是知之甚少,这种系列报道非常好,在老地方发掘一些不为人知的新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梅州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带动梅州旅游的发展。”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的老兵杨国忠说,看了梅州日报的文化地标专题报道,觉得以后还是要再去这些老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再次感受一下客家文化的精髓。不少读者也认为,“寻访客都文化地标”是外地人认识梅州、本地人深入了解梅州的好平台,将打造一批值得客家人骄傲的文化名片。(罗娟娟 胡政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