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05673
注册时间2013-5-1
最后登录2019-2-18
威望1 点
好评度112 点
金钱474413 金币

中校 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
发表于 2013-5-31 00: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来自: 广东广州
[paragraph]
【岁月的锺聲】
早晨,在山上,听到学校里上课的铃声。一阵好听的音乐过后,一个声音说:要上课了,同学们请做好准备。然后是英语提醒。接着重复一遍。孩子就在这所学校里,听着这悠扬的铃声上课去了。想起我的小学生活,那时自己对铃声根本没有概念,在我的记忆里,只有钟声。
其实,那时学校里所谓的“钟”也不是我们常见的钟。而是一块长方形的生铁块,被挂在办公室门外,上课的时候由负责值日的老师用一把小锤敲响。三下连敲,是预备。二下连敲,是上课。一下一下地敲,是下课。如果连起来敲,就是放学站队了。那钟声,在童年的期待里,是烦恼,是匆忙,也是快乐,是希望。它伴着自己最初的启蒙,回荡在岁月里,敲响着那些难忘的记忆。
我们的学校,听老人们说以前是一座庙,后来改建成了村里的小学。学校的大门,就是一个类似于庙门的大门洞,冬天的早上,去上学时,如果去得太早,四周没有人,一个人穿过那个门洞时,心里总是有些害怕。门洞两侧的墙壁,后来被老师们改成了宣传栏,时常贴一些学生们写的东西。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平生写的第一首诗,就被张贴在了那里。那时正学习海迪精神,好像就是写的关于海迪的事。可能就是因为那首诗被张贴的虚荣,后来在很多年里都喜欢读诗、写诗。虽然写无所成,却读得狂热,影响了自己的性情,也沾了一身酸臭脾气,以至至今难通世故。
学校有南北两排房子,是我们的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室,中间的院子就是我们的操场。那时我们没有体育课,就是早上跑操用。西边有一片空地,老师们在那里种了些菜,有时候也让我们帮着做些活。听哥哥姐姐们说,以前他们念书的时候,学校里还养猪呢,说是勤工俭学。到我上学的时候,学校后面的猪圈已成了废墟,通向猪圈的小南门也被锁住了,透过门缝还可看到猪圈的大体样子。因为想窥探被锁住的神秘,我也曾和同伴从学校外面转到猪圈那里玩过,不过荒草丛生,一些倒塌的废土堆积在那里罢了。对种菜的记忆,印象最深的,就是白菜熟了时候,帮着老师们搬白菜。白天太阳好的时候,我们把白菜搬出来放在南墙根下,让它晒太阳,晚上再搬回屋里去。因为人多,所以干起来觉得很有趣。
学校西面就是村里的庄稼地了。西边的土院墙很矮,有一段墙倒了好长时间都没有修,三年级时,我们的教室因为在最西边,课间的时候我们就到墙外的田野里玩。记得一次,一男同学趁午睡时老师没注意,偷偷地跑到外面,捉了几只壁虎回来放在了教室里,把女同学吓得都惊叫起来。老师狠狠地体罚了那个男同学,并责令他把壁虎都捉住,放送回外面才罢休。除了这些恶作剧,那段倒掉的墙,带给了我们很多乐趣。夏天的早上围着树杆寻蝉蜕,秋天的傍晚去捉蛐蛐和蚂蚱。或者,上学的时候,不走校门,从墙外的田地里踩一脚泥土,带一身露水就走进教室了。
学校后面有一养花的人家,老人特别喜欢孩子。课间时,如果渴了,我们会去他家里喝水,顺便也看看他的花。放学后,我们也经常去他家里玩、看花。养花的老人,也时常把一些花苗送给我们。学校的花耘里养的指甲桃、鸡冠花什么的都是他家里的种子种的,我自己在家里养的美人焦之类,也都是他送的。对花草的喜欢,除了与生俱有的本性,那位养花的老人是影响过我的人之一。
往事在钟声里逐渐模糊,钟声在岁月里,却不曾消失。那座学校,很多年前就已废弃不用,被村里的人开了面粉厂。因为合校,村里的孩子现在上学,都要到外村了。他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是我那时无法企及的,而属于我的钟声,他们同样也不会听到了。
那些在钟声里远去的日子,是属于我的,属于我们那一代人。虽然那样的“钟”不会再现,可是那样的钟声,却会一直响在岁月深处,响在我的记忆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