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073
注册时间2005-10-24
最后登录2022-3-7
威望32 点
好评度90 点
金钱101969 金币

少校
   
|
发表于 2012-6-1 09: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深圳来自: 广东深圳
百草园后头,是有几块不起眼的自留地的。弄墨之余,我常到田间小坐。
带书,却极少打开来看。因为我坚持认为,田间虫鸣似乎对我教育更多,耐心平和,且极富变化。
若恰逢天雨,照例一件蓑衣,一顶竹笠,白烟蒸腾的田头,凝神四望,细心听取。那时候,通常是虫儿无语,而禾苗与雨水擦碰出的沙沙细响取而代之。那种细小声响的耐心细致,使我坚持认为,那是虫儿们开坛布道的前奏。因为只要雨歇云开,风儿有一丁点儿温柔的意思,精致的虫鸣便会渐次响起,如约而至。
它们似乎不太愿意真容示人,有时隐于溪边那蓬疯长的草丛里,有时是在回百草园必经的溪桥下,有时在半山亭前,有时居然就在我的草堂之后。从未和那些隐士会过面,我也乐于这种不需谋面的轻声的教导,每次,那些精巧的小口一开,我便努力伸出“手”去,忍不住抚摸那些精致的小细嗓里的起承转合,密实严谨的结构。虫鸣醉人,即使不鸣,静默的瞬间,也是虚静通彻,意味深长,实在玄妙。我也就在这种虚心凝神的状态下,用耳朵学习,用心感悟。
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我懂得了如何使用我的耳朵,不仅仅只是用眼。
我也常常将聒噪的知了拿来和它们比较。高下立分,甚至根本没有可比性。知了虽然常常隐身,但身居高位,喜欢高调示人,那种声嘶力竭,唯恐不为天下知的虚荣,实在不值一提。这里所作的对比,或许是对隐士的不敬,但我实在无法掩饰我对虫隐士们的喜爱,只求一吐为快而已。
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于百草园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