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4151
注册时间2005-12-8
最后登录2021-12-2
威望2 点
好评度10 点
金钱28928 金币

上尉
 
|
发表于 2011-9-14 19: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辽宁沈阳来自: 辽宁沈阳

客家童谣云:“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黄,偷涵塘。涵到一只鲤鱼八尺长。”客家人逐水而居,种稻捕鱼为生,其繁衍生息处,水网密布,溪涧纵横。水多,自然鱼多虾多。
以鲩鱼(草鱼)为主料的小炒鱼便是客家地区的特色菜,客家人招待贵宾的首选菜肴之一。这道菜首先选料要到位,最好选择天然水源的山塘、溪涧长大的野生鲩鱼,重量以一斤半为宜,太大的鲩鱼肉太老,吃起来如咬柴片,太小的则刺多无肉。鲩鱼的头尾脊背都不要,只要两侧鱼肚皮上刺少嫩滑的肉,切成均匀的条块状。烹饪前,鱼肉用盐巴、客家米酒、芡粉腌渍五六分钟,烹饪时先用茶油把鱼肉炸成浅红色并成型,再用茶油速炒辣椒、姜丝等配料,倒入鱼肉,加上小酒(米醋)勾芡的调料,起锅时再放入切好的香葱。
此菜色泽金黄,质地滑嫩,微辣带酸,鱼味鲜浓,别有风味。据说此菜的来源和明朝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有关。1516年,朝廷令王阳明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处。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生平爱吃鱼。一位凌厨师天天给他做鱼吃,常变换做鱼的花样。有一次厨师烹鱼时,忙乱中把小酒(米醋)当酒用了。王阳明吃了这道味道不同的鱼,赞不绝口。这道“小炒鱼”从此闻名。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