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并非谱写人生辉煌的唯一途径 ——致所有的考生 明天是2011年高考的第一天,我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上大学是每一个学生的梦,我鼓励青年学生有上大学的理想。虽然我个人并没有实现上大学的这个梦想,有人说因此我就失去了机会。我觉得我的一生并不是这样的,当我每每回首往事的时候,我并不为没有上大学而感到遗憾,相反,我感激这段经历,因为我从另一条路上成就我的人生。 6月1日,我的朋友给我送来他写的一套丛书,这位朋友也没有上过大学,但他通过自学成为建筑机械高级工程师,这套《当现代建筑艺术赏析》丛书是他退休后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的。责任编辑说:“任何一个专业建筑师一定看不出这本丛书作者一个从事非建筑专业的。” 我今天讲这个和故事,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今天的应试教育最大的弱点就是忽视人的培养。文革之后有不少自学成才者,这些人之所以能够自学成才,与当时的教育有关,文革之前造就了一批具有自学能力的人才,不上大学也能成功。 今天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他在辽宁锦州蹬三轮养家糊口,而今在复旦大学攻读的是古典文学专业。 应试教育设计的路线就是上大学成功的路线,于是还演绎出“知识改变命运”的提法。 知识是什么?“知识”一词的汉语本来词义:指学术,文化或学问。 知识是做什么用的?知识是用来改造世界的,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人类自己的价值观。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就近代是工业革命的开始。今天,蒸汽机车已经走进历史的博物馆,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改变,人们正在寻求更清洁的能源,正在寻求更加节约能源,新的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因此知识在改造这个世界的同时也正在改造人类自己的价值取向,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这也说明“知识改变命运”是一狭隘的,也是一个悖论。 什么是财富,金钱是财富,精神更是财富。电影《牧马人》主人翁许灵均的父亲说:“在财产上我是个亿万富翁,在感情上我却一贫如洗,说的准确一些,我是一个乞丐。” 中国的青年要创造财富,但决不能做一个精神乞丐。 大学能够谱写人生的辉煌,不上大学也同样能够谱写人生的辉煌。所有的考生你们的未来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中,高考并不是一个通往理想的唯一桥梁,实现理想的道路是宽广的,“条条大路通罗马”。 如果有遗憾,就是应试教育给了你们这一代自强不息的精神少了一点,但最终的路不论能不能上大学,命运时时刻刻都由自己把握。 如果有遗憾,高考成了国民眼中仅剩的公平。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正在减少,这是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平,什么是教育公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还有许多路要走。 如果有遗憾,教育部搞了十几年的减负,结果越减越“负”,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现在教育部还要重新向社会征集减负方案。 林林总总,此刻再讲遗憾是没有用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中国的90后应该给中国的未来一个答案,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会创造人生的辉煌,这是我对全体参加高考学生所寄予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