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91
注册时间2005-2-13
最后登录2021-9-24
威望5 点
好评度29 点
金钱354182 金币

少校
 
|
发表于 2011-5-6 19: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福建长汀昔日“红色小上海” 今朝“双轮驱动”大发展
http://www.fj.xinhuanet.com/nnews/2011-05/06/content_22693777.htm
新华网福州2011年5月5日电题:福建长汀昔日“红色小上海” 今朝“双轮驱动”大发展
新华社记者苏杰、涂洪长
当年在中央苏区由于经济发达、市面繁荣,福建省长汀县被誉为“红色小上海”。这里诞生了中央苏区的第一批国有企业;红军在这里第一次穿上了统一的军装,更加威武雄壮。几十年过去了,“红色小上海”如今可好?记者最近走访了福建长汀。
纺织之城在崛起 在长汀县城旁边的腾飞工业区,落户了大大小小几十家纺织服装企业。记者走进福建省宏鑫纺织有限公司的宽阔车间,明显感到相比一般的纺织厂,这里的噪音要小许多,用工人数也少一些,工作环境相对舒适。
该公司董事长林玉件介绍,他们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流水线,所以车间环境比较好。公司总投资约4亿元,总生产规模达20万纱锭,计划分三期完成。目前,已投入资金近2亿元,安排就业人员约350人,工人月收入可达两三千元。
宏鑫纺织是近年来长汀纺织工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长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光书介绍,自2000年以来,长汀紧紧抓住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把纺织产业作为长汀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抓招商、重服务、树品牌等一系列举措,全县纺织产业迅速壮大,2005年被列入福建省首批32个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名单,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重点培育的5个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名单。
截至目前,全县拥有纺织企业232家,其中规模企业达82家,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初步形成了“纺纱-织布-针织服装加工”的产业链。著名体育运动品牌安踏也在长汀设立了生产基地。
2010年,全县纺织规模企业实现规模工业产值47.89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近六成。纺织产业发展拉动了长汀出口创汇、税收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昔日曾诞生了红军被服厂的长汀,今朝秉承着红色传统,纺织产业正在腾飞。
“稀土之都”不是梦 近年来长汀经济发展有一个重大利好: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稀土资源。由龙岩市、长汀县、厦门钨业公司联合投资开发的福建(龙岩)稀土工业园区位于长汀城郊策武乡境内。记者近日驱车来到这里看到,园区大道宽阔、笔直,金龙、虔东、闽欣等稀土公司已在园区落户生产。一个现代化的、高标准的稀土工业产业园显现了雏形。
该园区服务中心主任兰友好说,稀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正在进行大规模前期开发,服务中心的任务是提供“保姆式服务”。
据介绍,围绕打造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稀土中心的总体目标,园区定位为绿色、科技、人文、创新的高标准国际化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中重稀土合金、稀土新材料等5条稀土精深加工生产线,计划至2015年建成百亿元稀土工业园区。
长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光书说,发展稀土产业对于长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条件大改善 历史上,汀州的繁荣兴盛很大程度上依靠着汀江的水运交通。伴随着最近几十年汀江航运功能的衰落,长汀一度沦为交通不便、甚至有些闭塞的地方。然而,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的大发展,又使长汀从闽西的闭塞一角变成了沟通江西、让福建向我国中部地区辐射的前沿和要冲。
2005年通车的赣龙铁路沟通了瑞金、长汀两座原中央苏区的红都,连接了闽西与赣南地区,并与京九铁路连接,大大改善了长汀的对外交通条件。
目前,从福建省会福州市到长汀已实现全程高速公路交通,只需5小时车程;从厦门特区至长汀也是全程高速,只需2个多小时车程。
曾光书说,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长汀的产业集聚、产业崛起。在纺织、稀土两大支柱产业的带动下,昔日“红色小上海”长汀重振雄风不再遥远。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