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17880
注册时间2007-1-20
最后登录2020-2-6
威望2 点
好评度14 点
金钱1456611 金币

上尉
     
|
知青回忆——回城看电影《卖花姑娘》
正月初七,我去了一趟麻岚岭。
长汀上龙长高速的公路经过麻岚岭。6车道公路上小车密密麻麻一辆紧跟着一辆,或许车主们个个心急火燎,或许他们习惯了这样比拼,车子风驰电掣从身边驶过,卷起一阵风,车声隆隆,大地微颤。情形堪比影视上车场赛车。演绎出现代社会的竞争和速度。
站在麻岚岭上,看看眼前矮了一截的麻岚岭,抚今追昔,百感交集,一下子把思绪拉回上世纪七十年代。
麻岚岭,曾经用我的双脚走过几十个来回。那个时候麻岚岭公路只是条四米宽坑坑洼洼、的盘山路。1969年,我上山下乡到四都公社荣溪大队龙头生产队到1978年末招工,一年二、三次回城,大部份走路来回。乡下到城里七十五里,走到乌石下必定身疲力乏,只要爬上麻岚岭,看到长汀城。瞬间,像变了个人一样,浑身上下像充了电一样,精神抖擞,迟滞的脚步,一下子变得轻快起来,脚下沙沙有声。
麻岚岭上看汀城,感触最深的是1972年夏的一天。我们正在田间劳动,一个从县城回来的知青,刚刚放下行李,迫不及待来到田头跟我们诉说城里这二天发生的新闻。他说,城里来了一部朝鲜电影叫《卖花姑娘》十分好看。全城人都赶着去看这个电影去了,万人空巷。,有的人连续看三、四场。电影十分感人,演到动情处全场哭声一片。两个电影院间来回跑片,从早上九点开始一直放映到晚上十点。1972年本是长汀县城最冷清的年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了,社会青年上山下乡了,手工工人也不在城里吃闲饭上山下乡了,老师也下乡了。城里少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卖花姑娘》电影好看的消息传到乡下,上山下乡的知青回来了,上山下乡居民的也回来了,四里八乡的农民也来了,潮水般涌到城里看《卖花姑娘》。城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那时不准私人开饭馆、食堂,全城只有白马庙、水东街、营背、兆征路几家集体饭馆,等候买饭的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电影《卖花姑娘》好看的消息一下子把大家想看电影的馋劲给逗了起来。想想从小到大电影带给了我们多少欢乐,带给我们多少慰藉。立时一个个心痒难耐,恨不能一下子飞到县城坐在影院欣赏电影去了。一起干活的两个当地年青人也嚷嚷着想跟我们一道去城里看电影,顺便逛逛长汀县城。说着,说着,在场的年青人当下决定,收工后,连夜走路回长汀县城看电影去。
吃过晚饭,跟队长请过假,三个知青加上当地的二个青年人,每人准备一把蔑针,兴高采烈上路了。不知谁带头唱起“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昴扬……。”于是我们一路边走边唱,路过周屋坑村时引得村民出来看新鲜,原来是几个说起回城高兴得几乎发疯的年青人。
上亭子岽的时候,天已是黑漆漆一片。山路崎岖,树林茂密。一个跟一个前行,打头的和中间点起蔑针火把,在忽明忽暗的火光下,不时后面有人喊“前面等一下,我这里看不见。”路旁总是密密麻麻的茅草和树木,时而有风吹过,蔑针火熄灭,停下来,用力扬甩几下火光又明亮起来。山涧有流水哗哗。
到了上蕉,上了公路,我们这伙人又欢快起来了,互相打趣说笑。虽然是夜晚,毕竟是公路,脚下可以信马由缰,并排而行。两个本地的小伙,唱起了山歌小调,“一怪姐,郎谢天,无情的婊子切莫连……”在空旷的夜空中听来别有一番滋味,有些句段我们听不太懂,听一段,问一问。不知不觉走了许多路。走着走着,也会仰望星空,星空无垠,山野迷朦。走路脚步“嚓嚓”声伴随我们。“扑鲁鲁”路旁有鸟被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惊起。
走着走着,快到南崖的时候,说笑的劲头也没了,大家默默地走自己路,两个当地的青年问距县城走一半没有?想休息一下。我们三个知青都经过文革步行串联的锻炼。江西于都到赣州120里行程我只走了一天。走这点路,算小菜一碟。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决定在南严供销社休息一会儿。在南严,坐在供销社门前长椅上,有的抱紧屋柱,有的头耷拉胸前,一个个先后入睡。也不知道睡了多长时间,有一个人先醒来,说被村里狗的吠声吵醒,然后叫醒大家继续上路。长路漫漫,无休止地在眼前延伸。
走到乌石下,终于能闻到点县城味了,远远望见长汀造纸厂厂区灯火通明,蒸气喷发,嘶嘶有声,工人在敞亮的车间里走动的。那年代,当工人捧铁饭碗,最光荣。羡慕这些曾跟我们一起并肩战斗的过同学回城当上工人同时,悲从中来,心中五味杂陈,自个上山下乡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哪里是我的出路?
在爬麻岚岭时,天色微明,一边爬坡,大家互相鼓励就要到家了。又说得在麻岚岭亭休息一下,太早到家喊门,吵醒左邻右舍的。于是,我们在麻岚岭亭子里面等候天大亮。你一言,我一语说到县城的第一件事。有的说,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吃饱倒头就睡,太困了。有的说到家第一件事去买电影票。
从麻岚岭亭子出来,缓缓下坡,个个神清气爽,一夜没睡长途奔走的疲劳一下子丢到九霄云外去了。放眼望去:汀江河像一条玉带从浩渺的远方飘来,一川远汇,杨柳护堤。太平桥、水东桥、五通桥,座落其间,卧龙山像绿色的屏风。朝霞洒在广袤的田野,一片金色。田畴千顷,稻浪翻滚,成畦成片蔬菜绿油油。炊烟袅袅,鸡鸣狗吠。顿感天高地阔,幸福无边。从山沟沟里出来,看到平阳地方,好比从黑屋子里走出,幸福得有些头晕。
家,几回回夜深人静睡不着觉在想的家,几回回在梦里出现的悠深的小巷,现在就在出现眼前了。我们不由得加快了走路步伐。害得跟我们一起上城的二个本地青年也只好紧赶慢赶追上我们,并不时大喊“等一下,短命鬼,是不是想甩掉我们了。走了一晚上,实在太累了,跟不上。”我们也只好陪他们慢些走。
一到家门口,用力拍门,老母亲听到喊门的声音三脚并二脚赶来开门,一边走,一边说,“好,好,老满子回来了。”门开处看我还带了客人,一迭声“好!好!来客了。”连忙安置我们洗漱,下面。吃饱饭。然后安排休息。
次日上午去看的电影。朝鲜电影《卖花姑娘》讲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女主人花妮和瞎眼的妹妹相依为命,卖花赚钱给母亲治病,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的奋斗历程。故事十分感人。演到动情处,场内观众哭声一片。在那个六亿人口八部剧的年代。人们只讲阶级斗争,情感荒漠。《卖花姑娘》放映十分卖座。加上组织包场,几乎场场爆满。
事情过去四十年了。当故事说给大家听。现在绝对没有为了看一场电影走七十里路的劲头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