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89971
注册时间2011-4-25
最后登录2020-9-11
威望0 点
好评度0 点
金钱8561 金币

中士
 
|
发表于 2011-4-25 2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关于面积过窄、班额过大、布局过乱的城区小学之思考
随着长汀工业的大力发展,近十年来城区人口急剧增加,户口入城和进城务工与做生意者的大量涌入,给城区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现如今的小学布局与旧体制极大地制约着长汀教育的发展,已到了必须下决心改革的境地,再迟几年,必将远远落后于临近县市了。
如今的城区小学格局是:
1、体制不合理。中区小学2000多学生,还下辖四所小学(登俊小学1000多学生、南区小学900多学生、东区小学700多学生、东门小学600多学生),给教育局、进修学校、中区小学、四所完小自身的管理带去诸多不便。如此之多学生的四所小学远大于大部分农村中心校,级别与待遇却远低于他们,就像听说近期进行的校级领导考察与推荐,城区这四所完小的中层主任们没资格参加,而农村三五百人的中心校主任和几十个学生的完小(相当于城区一个班人数)的校长们却有资格一样。
2、布局不合理。县里在大力拓宽城区面积,往周边发展房地产,教育的配套却远远跟不上。如:工贸新城安置了那么多的居民和工人,医院、银行、学校本该早要上马的项目却迟迟不动工,叫那儿的老百姓怎么不抱怨么?听说学校的规划和图纸都出了,地皮却让给了引进来的工厂,只是在陈坊与河梁小学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这两所学校说近又远,根本就不是适合接纳和谐小区的学生,他们只得花大本钱挤进城里);罗坊小学隶属大同中心校(城里人都要面子,不好意思说自己孩子在农村上学),规模又小,随着天守的开发,以及接下去的安置与开发,周边人口将无限膨胀,没学上给他们带去多大的困苦;随着华容城市花园、东方巴黎、祥鸿山庄、黄屋新村、汀江明珠等小区的投入使用,那儿的学生也没学上了,黄屋小学隶属于大同,规模又小;东区挤在狭窄的小巷子里,车都没法进去。如此种种原因,也是造成城区小学爆满的原因。
3、投入不积极。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是一项没能立竿见影的事业,对于教师和为政者道理相同。长汀城区只有二实小勉强校舍面积达标,其余则严重不足,而班生额却太大了。如中区2000多人挤在狭小的空间(当然如今有了一点盼头,因为公安局快要开始建了),罗坊、黄屋等改扩建步伐犹如蜗牛一般。这和历届政府对教育的是否真正重视有着直接关系,说得好,做得少,一句话:贫困县,没钱!其实这是一种短浅的政绩意识和落后的思维在起作用。为何不瞧瞧武平的县城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建设力度,不看看新罗城区这两年优质校和薄弱校的改革及布局调整与建设力度。现在长汀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就看县委及县政府的魄力了,当然教育局以及人大、政协必须起到调研和参谋的作用。
个人的几点不成熟思考:
1、城区小学全部收编县直属。这有助于教育局、进修学校和学校本身管理;有助于提升这些学校的地位,无论是校长、教师,还是学生家长,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在县直学校工作或学习,心理上没了失落感,工作学习积极性自然高了。
2、调整学校布局。在工贸新城建一所大型小学,把河梁和陈坊小学降为初小,只留下一二年级学生;在罗坊和黄屋赶快征地建大型学校,把实验小学整体搬迁到罗坊(全市只有长汀的实验小学交通最不便,外县人到实小听课都找不到学校在哪),原实验小学改为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或西门小学;改建后大型的黄屋小学取名为第三实验小学或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招生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东门小学与中区小学直线距离还不到100米,可以合并,作为分校放两个年段在那就很好了,省得东门招生片区的人老想着转户口、走后门,要挤进中区去;东区小学和登俊小学直线距离也不到100米,棉纺厂一带的学生必须经过登俊门口去上学,家长怨声载道,也可以合并,把登俊后面的民房征了,连接综合楼再建几间教室,只要在东区放两个年段就行了。如此一来,名堂上都成了优质校,家长就没了择校的强烈愿望,给择校热降温,稀释班生额。
3、改进县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教育教学指导管理方式。经收编和调整后,城区就有了实小(36个班)、二实小(含七里计36个班)、汀师附小(36个班)、进校附小(30个班)、腾飞小学(24个班)、中区小学(含东门计38个班)、登俊小学(含东区计36个班)、西门小学或黄屋小学(30个班)、南区小学(18个班)、东关小学(18个班)、新城小学等11所县直属小学,这样充分利用现有优质校资源,促进长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建标准化学校,也让在城区居住人员能安心工作,不再为孩子入学揪心。这样管理方便,还可以一一对应挂钩农村中心校,组成校际联盟,开展城乡教师交流与学习,以城区优质校带动农村薄弱校建设,促进教科研和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为长汀老百姓的子孙后代造福。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认识与思考有些偏颇,远不及领导的大智慧,但对长汀教育事业的赤诚是可见的,希望这些浅薄的想法能引起相关人士的共鸣,对长汀教育及时开展调研,最好是结合中心校负责人调整之机,这些学校需调整的人事早作筹划,一并到位。只有痛下决心,大刀阔斧方能除去成年积弊,而不是小脚女人走路,错过大好发展时机,给长汀教育留下抹之不去的伤痕!
以事论事,有如单相思。闲坐之余,偶触思虑,罗列于此,如能引起关心长汀教育之权贵与平民的持续关注,则甚慰矣!也请论坛转呈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县教育局,引出全民大讨论。
此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