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991
注册时间2005-2-13
最后登录2021-9-24
威望5 点
好评度29 点
金钱354182 金币

少校
 
|
发表于 2009-11-22 1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福建龙岩来自: 福建龙岩
福建省“十一五”期间将规划3个人口达100万的特大城市,人口达50万-100万的大城市2个,人口达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5-9个。到2010年,全省达到设市城市标准的城市数量将达到28个。
福建省城市设市过程为:汀州市(1931年10月-1934年10月,中央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福建省直辖市)、厦门市(1933年)、福州市(1946年)、泉州市(1951年)、漳州市(1951年)、南平市(1956年)、三明市(1959年)、龙岩市(1981年)、莆田市(1983年)、邵武市(1983年)、宁德市(1988年)、永安市(1984年)、石狮市(1987年)、福安市(1989年)、武夷山市(1989年)、漳平市(1990年)、福清市(1990年)、晋江市(1992年)、建瓯市(1992年)、南安市(1993年)、龙海市(1993年)、长乐市(1994年)、建阳市(1994年)、福鼎市(1995年),至今全省共设市24个,汀州市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个设市城市,也是福建第一个设市城市、中央苏区唯一设市城市。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11月9日印发《贯彻落实<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应加快福清、长乐、永安、沙县、漳浦、邵武、武夷山、建阳、长汀、福安、福鼎等县市发展,率先成为地方性中心城市。
福建省建设厅2007年4月29日《关于对长汀县城总体规划中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批复》(闽建规函[2007]39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闽政〔1998〕113号)精神,经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国土资源厅,现对长汀县城总体规划中的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批复如下: 长汀县城规划建成区实际居住人口规模(含河田副中心和常住人口及暂住人口)到2010年控制在19万人左右,到2020年控制在28万以内。长汀县城规划建成区(含河田副中心)建设用地规模到2010年控制在19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控制在28平方公里以内。
长汀2006-2010年县域人口与汀州城市人口规划,《长汀2006-2020年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1)长汀县域人口规划:2006年50万人,2010年53万人,2015年55万人,2020年57万人;(2)长汀县域非农业城镇人口总数规划:2006年17万人,2010年22万人,2015年28万人,2020年35万人。(3)长汀县域中心—汀州中心城市人口总数规划:2006年15万人(汀州、大同),2010年20万人(汀州、大同、策武3乡镇合并),2015年25万人(汀州、大同、策武、铁长4乡镇合并),2020年33万人(汀州、大同、策武、铁长、河田、古城6乡镇合并)。
近年长汀县牢固树立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重新设计实施《长汀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长汀县主城区规划》、《工业新区规划》和《河田副城区规划》等,加强老城区保护,推进新城区建设,大力打造“海峡西岸西部名城”,城市规模逐年扩大,城区人口超过16万人,实际上城区集聚人口已超过20万人。
长汀城市发展趋势很好,长汀主城北部新区在赣龙铁路通车后短短几年发展变化很大,建成区已达5平方公里,令人鼓舞,正向大同东埔、师福发展!长汀主城南部新区发展趋势也很好,变化也很大,建成区已达3平方公里,正向策武德田、红江、麻陂、河田发展!长汀城市的发展目前正在积极吸引外资成片开发长汀城市新区!长汀城市建设已有望得到快速发展!龙长高速公路通车后,赣龙铁路复线与长永泉铁路复线及省道205线(宁化-长汀-武平公路主通道)建设将使长汀城市向汀州中等城市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
福建长汀城市总体规划力争通过10-20年努力,将汀州城市建成以汀州南屏山为发展中心,形成以汀州老城区、长汀河梁工贸新城、大同北部片区、河田片区等四个城市组团,城市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30-35万人的、融历史文化、客家文化,突显机械纺织工业和观光旅游特色的中等城市-福建省汀州市,真正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厦漳泉城市群的后花园。
长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到2010年汀州城区扩大到25平方公里、聚集20万人口;至2020年,把福建汀州建成人口30-35万、城区达50平方公里的中等工业城市,对周边地区形成一定辐射能力。”
长汀“十一五”积极参与福建全省、龙岩全市产业分工,建设成为承接沿海辐射赣南的产业集聚和扩散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西南翼发展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福建汀州城市2010-2020年发展目标:把工业化作为推进长汀城市化的核心,以完善功能、吸纳人口、扩大规模为取向,进一步突出长汀县城的中心地位,增强聚集和辐射能力,把汀州城市发展规划以卧龙山为中心调整为以南屏山为中心,建设汀州老城区、长汀河梁工贸新城、长汀南里三个城市组团,使汀州城区面积到2010年扩大到25平方公里、聚集20万人口,到2020年扩大到50平方公里、聚集30-35万人口,成为闽西南西部中心城市。
长汀地处福建西部,东邻连城、南毗上杭、西连江西瑞金、北接宁化、清流,为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是历代州、郡、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被誉为客家首府,是福建省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把长汀作为闽西的次中心,有利于发展闽赣两省的经济协作,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家资源参与建设闽西。长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通过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吸引周边更多人力资源向城镇集聚,发挥好长汀次中心城市的功能。
龙岩市“十一五”期间,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发展布局、城市格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产要素向城镇合理集聚。到2010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市、六个区域次中心城市、各个中心镇组成的交通发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支撑体系。
在“十一五”期间,龙岩中心城市将滚动实施100个主要项目,依托产业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并以拓展南区、龙岩经济开发区和龙洲综合工业园区的新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南移、西扩的跨越式、组团式发展。龙岩市新罗区:将加快形成“一核、两轴、三大板块、四大片区”,建成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构筑闽西经济增长核心圈。
在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同时,龙岩市将推动6个区域次中心城市成长:
(1)漳平市:立足自身,面向闽南,融入沿海,努力建设以电力、建材、轻纺、化工、机械、农产品加工、煤炭、矿冶和高新技术等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和以木竹、花卉、茶叶为主的特色农业基地;
(2)永定县:积极融入厦漳泉,对接珠三角,成为沿海产业转移的集聚区和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区;
(3)长汀县:积极参与全省、全市产业分工,建设成为承接沿海辐射赣南的产业集聚和扩散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西南翼发展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4)上杭县:努力成为特色工业基地、绿色产业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
(5)武平县:突出工业发展重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成为对接“珠三角”边界强县;
(6)连城县:则要立足工业立县和旅游兴县,建设具有独特优势的县域经济。
与此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撤乡并镇工作,择优发展中心镇。
据有关部门预计,龙岩市各县市2010年城区人口规模排名:(1)龙岩市区38万人;(2)长汀县城20万人;(3)上杭县城9万人;(4)漳平市区6万人;(5)连城县城6万人;(6)武平县城6万人;(7)永定县城6万人。
据了解,龙岩市域城镇规划(2006-2020年)已将龙岩规划为大城市—龙岩市(中心城市),将长汀、上杭规划为中等城市—长汀市(第1副中心城市)、上杭市(第2副中心城市),而将漳平规划为小城市—漳平市。
福建汀州城市2010-2020年发展目标:把工业化作为推进长汀城市化的核心,以完善功能、吸纳人口、扩大规模为取向,进一步突出长汀县城的中心地位,增强聚集和辐射能力,把汀州城市发展规划以卧龙山为中心调整为以南屏山为中心,建设汀州老城区、长汀河梁工贸新城、长汀南里三个城市组团,使汀州城区面积到2010年扩大到25平方公里、聚集20万人口,到2020年扩大到50平方公里、聚集30-35万人口,成为闽西南西部中心城市。
长汀地处福建西部,东邻连城、南毗上杭、西连江西瑞金、北接宁化、清流,为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是历代州、郡、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被誉为客家首府,是福建省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把长汀作为闽西的次中心,有利于发展闽赣两省的经济协作,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家资源参与建设闽西。长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通过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吸引周边更多人力资源向城镇集聚,发挥好长汀次中心城市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