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汀州------王捷之憾呀!
汀州王捷:为皇帝炼金的术士2007-3-12 17:42 来源: 海峡都市报 共 0 条评论
N萧春雷 专栏
炼金术是东西方都感兴趣的一门学问。炼金术士不一定都是些骗子,其中也包括了最伟大的科学家。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拍卖会上购得一批牛顿的秘密手稿,其中关于炼金术的部分就超过百万字,他于是宣称:“牛顿并非理性时代第一人,而是历史上最后一位术士。”英国作家迈克尔•怀特干脆写了本《最后的炼金术士———牛顿传》。
既然迷恋炼金术没有影响牛顿的伟大,王捷的故事就算不得什么了。
王捷是宋代长汀人,也是汀州最早一位有全国影响的人物。《渑水燕谈录》记载他的故事说,王捷少年时在江淮间做生意,旅舍里有位道人传给他炼金术,并告诫他一定要见到皇帝才可以显露这本领。对于一个普通商人来说,这要求实在太难。王捷在上饶街头装疯卖傻,不但没有见成皇帝,反而流配去了岭南。最后他逃归京城,才幸运地见到了当朝天子。皇上就让他在宫中炼金,据说他真的炼出了金子,“常以药金银献上,以助国费”,于是大家都称他烧金先生,也有人称他富国先生。
根据记载,王捷源源不断地为皇家变出金银,光为景灵宫的建成庆典,他就进献了黄金4900两,白银12740两。皇上能做的就是不断给他加官,最后王捷官至岭南节度使。了不起啊,一位流配犯人,倾动人主,居然混到了节度使。
王捷如何烧金,一直是个谜。按宋人方勺《泊宅编》记载,王捷烧金时先要杀一堆毒蛇,埋在庭院,用米泔水浇灌,让它生出菌来合药。这当然是瞎掰。有科学家精神的沈括也很好奇,他的《梦溪笔谈》记载了王捷的助手———锻工毕升———的说法:王捷烧金用的材料是铁,烧出的金子鸦嘴金,烧的时候独自一人,很秘密,助手只能在隔壁房间鼓风煽火。然而鸦嘴金却不秘密,皇帝用它做了几百个金龟金牌,赏赐近臣和天下州、府、军、监。沈括说,洪州李简夫还珍藏着祖上分得的金龟,金龟往往会夜中出游,粲然有光。
若说王捷造的是假金骗人,可是能蒙混天下那么多人,直到沈括的时代还不暴露,那也与真的差不多了。要是真金真银,他一个流配犯人哪来那么多钱财,连皇家都倚为靠山?
有意思的是,汀州人似乎不以王捷为荣。清人杨澜《临汀汇考》遗憾地说:汀州人文未启,忽于左道中先创一奇,以商贩至节度使,像这种踪迹诡异之人,不出现在都会要区,却降生于偏僻的汀州,真是不可思议。在杨澜看来,汀州的人文由一位炼金术士开启,很不光彩。他倒是比牛顿还有科学精神。
清人感叹王捷生于汀州的蛮荒之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发扬!想明代江西文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作者)至今江西还兴建金碧辉煌的纪念馆以发扬其精神。而汀州其时仍在破坏汀州第一名人-----王捷修炼之所,真是感叹啊!命该如此啊!也许这就是江西人才辈出的原因啊! “富国先生”——王捷
闽西日报 www.mxrb.cn 作者:康模生 来源:闽西日报 2006-07-27
宋真宗年间,长汀出了个炼金奇士王捷,他年少时曾做过锻工,采过矿炼过铁,并自制农具、菜刀。后来拜了一位自称羽士的师傅学习炼金之术,随其到闽浙赣三省找矿,历尽艰辛,终于在赣浙边界山中找到铜矿,铜矿中含金,可以提炼。于是,他和羽士加上一位老锻工毕升三人,土法上马,建炉冶炼,炼出黑里透
红、色泽光亮的“鸭觜金”以及少量黄金。他们欣喜若狂,立即请来一批民工开矿。不料乐极生悲,开矿不久发生塌方,死伤数人。羽士见状悄然逃无踪影,王捷与毕升被捕入狱。
在狱中,王捷对毕升格外关心,服侍周到,并把责任揽到自己和羽士身上,极力为毕升解脱罪责,说他年老多病,出事与他无关,因此毕升才得以免受刑苦。毕升深受感动,自忖疾病缠身,在世之日不多了,不想任自己的炼金之术绝于世,何不传授给舍己救人的王捷呢?!打定主意后,便将炼金秘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王捷。
不久,王捷被判罪,流放沙门岛服劳役。恰好在沙门岛服役干的是淘金的活儿,本来王捷就有冶炼技术,毕升又传授了秘术于他,再加上他勤劳肯干,颇得狱吏的信赖。
有一天,王捷趁狱吏不注意,用沙金一块贿赂舟人,逃出沙门岛。尔后乔装潜回长汀城,隐藏在较僻静的霹雳岩石洞中,此洞洞中有洞,既可住人,又可冶炼。那时,王捷父母已经去世,别无亲人,他就咬紧牙关躲在霹雳岩内冶炼金沙。这一炼就是半年,虽然有所收获,但总觉得这样下去没有出头日子,后来打听到有个汀州人张德权在汴京开封任户部承务(即供奉官)。他觉得这是个机会,便不顾一切连夜赶赴开封,求见了张德权,张亲自观看王捷烧炼,不久,就冶炼出金光灿灿的黄金。张德权大喜,待王捷为上宾,并奏明宋真宗。
宋真宗即命人观察炼金,王捷如法炮制冶炼一番,片刻工夫,又炼出一小饼黄金。
宋真宗听了上奏,又见这一小饼黄金光彩夺目,下旨宣王捷入殿。王捷即献上《富裕民策》。宋真宗阅后龙颜大悦,即授王捷为许州参军,并赐牌一块,准许开山采矿炼金。
王捷先到许州,许州太守拨给健壮工匠百人、卫兵百人开矿。嗣后,王捷连日里马不停蹄地奔波350余公里,终于在嵩山南麓找到了含金铜矿。
于是,就在矿地造棚开炼。王捷虽然官居参军,却仍布衣旧袄,与矿工同吃同劳,众皆敬服。开炉5个多月,冶金成功,其色铜赤带黑,光泽亮丽,名为“鸭觜金”,成为宋代的新金属。
王捷冶金巨万,缓解了宋真宗年间的经济危机,被人称为“富国先生”,功授神武将军,晋阶光禄大夫,60余岁卒于汴京,敕封南军节度使,塑像景灵宫。 哪来的资料啊!
还有没?? 头次听说,长见识!!!!!! ===不知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