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漳平市委书记马桂秋:矢志不渝谋发展 砥砺奋进促超越 以更昂扬...
“龙岩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感恩’二字道出了闽西老区人民的心声,为五年奋进发展画下了饱含龙岩温度的句点。‘一个走前头、五个作示范’的崭新擘画,再次吹响了老区振兴发展的时代号角,充满着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磅礴力量,为我们共同续写闽西荣光指明了实践方向、提供了具体路径。”日前,漳平市委书记马桂秋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漳平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龙岩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市上下正在全面深入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和发展节点上,漳平将抢抓机遇、奋勇争先,按照“1551”总体思路,以更加开放的思想、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全力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漳平,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岩篇章贡献漳平力量。围绕“五个龙岩”建设
马桂秋说,围绕“五个龙岩”建设,漳平将着力推进五个方面工作: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PPP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低碳循环项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3+N”产业布局,着力培育钢铁机械制造、建材、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培育新业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加快推进火柴空间站创新创业基地、工业园区孵化器等平台建设;深化法治漳平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打造医疗康养综合体,规划建设文化教育产业园,全面振兴乡村。
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立足漳平实际,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用好国务院新时代支持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和“农林22条措施”“闽台融合发展八条措施”等叠加政策,全力推进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持续打响造亮“大陆阿里山”品牌,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马桂秋介绍,漳平市以台创园核心区永福镇列入龙岩市乡村振兴“一县一片区”建设为契机,组建攻坚指挥部,设立工作专班,举全市之力推进“台湾精品小镇”建设。在原有“六治一改”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漳平市将启动“621三年行动计划”,即用三年时间实施六大领域工程21个重点项目。当前,重点要加快推进市中医院迁建、永福花卉展销中心、台品樱花茶园和道路提升改造、景区小火车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域旅游,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发展,着力把台创园打造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示范样板。
实行重点工作(项目)
“434”推进机制
工作要推进,机制是关键。马桂秋说,为确保龙岩市党代会精神在漳平落地见效,漳平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重点工作(项目)“434”推进机制,强化重点工作(项目)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统筹管理,全力推进漳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4”即“四必须”统筹协调推进,市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必须每月向上对接一次工作、每季外出开展一次招商,市委、市政府必须每半年盘点一次工作、每年开展一次拉练,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氛围;“3”即“三带头”示范引领推进,市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人每年带头策划一批政府性投资项目、带头挂钩一批重点项目、带头服务一批重点企业,筑牢漳平高质量发展根基;第二个“4”即“四专班”组团服务推进,由相关市直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分别抽调精干人员力量组建项目审批代办服务、项目策划、招商引资、政策兑现服务四个专班,不断提升要素保障水平,有效推动项目建设各环节无缝衔接、高效落实。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马桂秋表示,漳平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用好用活龙车革命纪念馆、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同时,坚持严管和厚爱两手抓、两促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严格干部队伍教育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龙岩市全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高营光 李吉湖
通讯员:陈俊毅
编辑:赖莉蓉
检查:林加涛
审核:陈良锦 王沐监制:王仰华总监制:王传龙 高营光
版权归龙岩市全媒体中心所有,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龙岩市全媒体中心”
本文由网友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