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起航 发表于 2016-8-30 21:55:04

女娲娘娘啊

汀州帮陈胜 发表于 2016-8-30 21:57:38

我有个民间版本,就是说这女的原型是濯田还是哪的(就个传说,别对号入座),那会儿需要找个人物,代表客家,于是么就研究出个客家母亲,但是客家母亲得有个形象啊,后来就找着这妇女了,面貌端庄慈祥,挺有范儿符合要求的,于是就她了。后面依据这女的雕刻成像之后,因为在世平白无故受了香火,功德不够承受不了,结果这女的后面疯了还是咋的!
官方版的就看碑记吧!上面的只是民间传说,真假不知道,全当茶余饭后谈资!

银剑 发表于 2016-8-30 22:13:21

没有故事,只有传说……

时尚中颖 发表于 2016-8-30 22:28:34

不晓得啦

ljr2288554 发表于 2016-8-30 22:32:52

是不是很悲哀啊,作为客家人长汀本地都不知道什么来头。话说我也不知道。谁来科普下。

为我量身定做 发表于 2016-8-30 22:46:59

我知道 这女的其实还活着,也没疯什么的 本人和石雕很像 也很高大' 是以前一个画师年轻时在店头街画的

降魔杵 发表于 2016-8-30 23:06:36

汀州帮陈胜:我有个民间版本,就是说这女的原型是濯田还是哪的(就个传说,别对号入座),那会儿需要找个人物,代表客家,于是么就研究出个客家母亲,但是客家母亲得有个形象啊,后来就找着这妇女了,面貌端庄慈祥,挺有范儿符合要求的,于是就她了。后面依据这女的雕刻成像之后,因为在世平白 .. (2016-08-30 21:57) images/back.gif

好像是四都的吧?

降魔杵 发表于 2016-8-30 23:08:30

听说是四都的,后来疯了 。

薄凉- 发表于 2016-8-30 23:19:37

公祭客家母亲河,要有载体。母亲河让人想到了女性的形象,想到了黄河岸边那尊硕大的黄河母亲的塑像。汀江即为天下客家第一江,应当也必须塑造一尊客家母亲的塑像。

时任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文生想到了长汀籍画家谢成水。他们是中学同学,谢成水七十年代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1984年应敦煌研究院之聘到莫高窟研习敦煌绘画艺术,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敦煌研究中心副主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兼教授。

谢成水的老家南山镇谢屋村历史上有绘画的渊源,一则轶事颇为有趣。清代画师谢观仙有一次给汀州知府画相,知府是个歪嘴巴五官不正的人,请过许多画师给他画的像,把嘴巴画正,他都感到不满意。谢观仙给他画时,请他坐在太师椅上翘起二郎腿,用耳扒扒耳朵,把这形态画下来,知府歪嘴巴形态变成了扒耳朵动作形态,知府非常满意,赐了他“半个秀才”的学位。客家人的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谢氏后裔谢成水接受任务后,专心致志构思了三幅设计画稿:或坐、或立、或行,但主体都是客家平民。李文生将设计画稿传给了在国外的姚美良先生。家乡和海外各位同仁所见略同,一致选择了这幅行进中的劳动母亲的形象。她似乎正要登船远航,又似乎是在江边等待丈夫的归来。寓意深刻,富含韵味,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更重要的是她把客家人的精神内涵展示无遗。

雕塑创作延请厦门大学艺术系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担纲。怎样将平面设计转化为立体雕塑,李教授来到了长汀寻求灵感。谢成水先生在构思客家母亲时,在脑海里浮现的是家乡妇女的形象。为了给李教授一个直观的视觉,谢成水从老家南山镇谢屋村的邻家妇女挑选了一位,让她背着孩子当回模特。从心有灵犀到创作构思,从抽象感悟到具象升华,这一细节足以见证艺术家创作的认真和严谨。

姚美良先生捐资15万元,长汀县政府投资80万元,在长汀县城南五通桥边,在三面环水的半片街头,修建一个客家母亲园,整个园占地1500平方米,母亲园因势造形改造成一艘木船的形状。以此象征客家人从闽西客家祖地出发,乘木船南下广东再飘洋过海到南洋以及世界各地艰苦创业的历史。而矗立船头的正是这尊高达5米(含基座)端庄、质朴和娟秀的客家母亲的塑像。

无田的农民 发表于 2016-8-30 23:39:21

原来是这样的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问下母亲园里的女像是谁,有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