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7-11 10:37:53

* * *【文清鉴碑记· 长汀广福院古碑】  文 邹文清&am



鉴碑记:2000余人姓名为何同上一墙

长汀广福院古碑 邹文清

我前往广福院前,德祥君跟我说:“广福院古碑很多,我曾陪同厦门大学刘永华先生前来,刘先生抄录了半天不止呢。”
我和德祥诸君到广福院后,古碑确乎众多,尤有特色的是,很多石碑竟嵌入寺院内外墙体中,数之,有三十余块,且皆是同一时期立。这是其它寺院罕有的。墙上石碑姓名累累,皆系寺院所在长汀、宁化、连城、清流四县好施乐捐之信众。略估算,每块有五六十人之多,如此,则有二千之众了。
为何有如此众多信众,同一时期为广福院乐捐呢?
而院内厢房墙上还嵌有两碑石碑:《平原山之广福院记》、《宏修老禅师跋》,整理其碑文,则前述所问就豁然开朗了。碑文大略如此: 平原山之广福院记
伏虎祖师自南唐迄今千有余年,佛之灵迹,山之名胜,历久如新,顾非传灯有人,何以法轮永驻乎?溯我鼻祖常恭、常闻、永铎、宗寿老和尚,大衍□宗,一世道冈、二世德显、三世圆极住持朝斗岩,逮四世明本于前朝万历年间住持此山,分房迭传,至二十二世仁德和尚颇恢先绪,二十五世常尼亦承先志。今我承先人基业,蒙各乡爱护,恪守清规。山院苦遭回禄,屡加修葺,乃于咸丰丙辰八月间,又受祝融之灾,拆及殿廊□□土库。我思千年香火,何忍付之灰烬?爰择九月十七起工修复,由观音堂以至横屋,焕然一新。兹冀世世僧徒念前人构造之艰,传衣钵而续禅灯,衍功德于不敝也,因志而勒诸石。
                     
                                          大清咸丰六年丙辰岁腊月吉旦宏修自记 宏修老禅师跋
师本里人也,自幼入空门,一生存养有慈悲心,迄今年将古稀而归真返璞,殊有令人景仰不置者,书以俚句以跋于后云。
且夫佛门之大旨,不外慈悲一心;释氏之传人,亦不外慈悲二字。则如平原山住持宏修老禅师者,真能慈悲者矣。其广修寺院,即开甘露之门也。其普济单寒,即济孤独之围也。其勤耕作起田宅,非自利而为之,盖以所积者施诸人,以有余者贻之僧徒孙众,是即功德之水长流也。至若兼通经术,更精歧黄,又其心乎慈悲,愈推而愈满也。
嗟乎!今之名和尚者,空山枯坐,拜佛念经,斯称善矣。以视师之慈悲,顾如何乎?师今已西归,而其遗德高风不随形寂,述之可以为僧众法。书而寿诸贞珉,将与名山同不朽哉!            
                                 
                                                   绅耆道友仝拜跋
                                                   大清咸丰九年九月吉日立   
原来,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八月,广福院遭遇祝融之灾(火灾),主持宏修于当年九月重修,使之焕然一新。由于宏修慈悲为怀,兼通经术(儒家经学),更精歧黄(医学),普济单寒,得到广大信众景仰。故其重修寺院之举,四县绅耆道友竟有二千余众云集响应。咸丰九年(1859年)其归真后,众人更是怀德不已,作文以述之。
此外,从两碑文中,我们还可得知广福院的一些传灯历史(院史),自伏虎禅师惠宽南唐保太三年(945年)创立广福院,至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广福院宗门传承另起一系,鼻祖为宗寿,此老和尚与其后三世都是汀州城南朝斗岩寺院的住持,第四世明本自朝斗岩前往主持平原山广福院,约二百六七十年传至第二十八世宏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十五世常尼应是位比丘尼。宏修系广福院所在的长汀县四保里(包括今长汀县童坊镇中北部彭坊村一带及连城县四堡乡等地)人,其生卒年约为1791年—1859年,所谓“年将古稀而归真返璞”。                  

(图片由张亮珍先生惠赠,特予致谢!)
                                             甲午年六月初五(2014年7月1日)谨识

附记:
感谢永定王贵垣先生帮助辨识碑文。
又,关于“常恭常闻永铎宗寿老和尚”,当是四位僧人:常恭、常闻、永铎、宗寿。查1993年版《长汀县志》卷三十六《宗教》之《佛教·寺庵》,其载:“朝斗岩(寺),位于城南2里许,南屏山中,创建年月未详,明代已有庙宇亭阁……”“水云寺,位朝斗岩左畔,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僧太虚最早在此结庵名水云……”又据其它资料所载,此两寺均属禅宗之临济宗,而临济宗法派(字辈)正是多有“常、永、宗、宏”等。常恭、常闻、永铎、宗寿为四位僧人,则可确定。
其中,宗寿老和尚可能就是南宗的临济宗大慧派僧人,秀岩师瑞之法嗣,号无量,世称无量宗寿禅师,明州(浙江宁波)瑞岩寺之主持,撰《禅宗清规》,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刊行。
又据《虚云和尚法汇》载,临济宗创始人为临济义玄(—867年),第二十五世突空智板禅师,其后字辈为48字:即:
智慧清静,道德圆明。
真如性海,寂照普通。
心源广续,本觉昌隆。
能仁圣果,常演宽宏。
惟传法印,正悟会融。
坚持戒定,永继祖宗。
《平源山之广福院记》载朝斗岩寺院前四世宗师为道冈、德显、圆极、明本,“道德圆明”,他们对应前述48字字辈,正是临济宗之突空智板一系的第五至八世。广福院第二十二世仁德,正是以“道”为一世的朝斗岩禅院之第二十二世,也正对应字辈中的第二十六世。第二十五世常尼,正对应字辈中的第二十九世。 而宏修则是朝斗岩禅院的第二十八世,突空智板系的第三十二世。
汉传佛教之主流禅宗,分流行地区在江南,分五宗七派,长汀朝斗岩寺院传临济宗。汀州“二佛”之定光古佛(自严法师)属云门宗,而《临汀志》之《仙佛》称惠宽为伏虎禅师,由《平原山之广福院记》推测,其应为临济宗禅师矣。
碑刻表明自明中叶起,临济宗在长汀的传播由其第五世至第三十二世乃至更多世系,相沿不辍。
确认了明代朝斗岩禅院系属临济宗派系(突空智板禅师一系)及其在长汀的绵延传播,并初步明确伏虎祖师也应属临济宗,这是整理《平原山之广福院记》的意外和重要收获。
                     
                                                       甲午年六月初六(2014年7月2日)补记

星星望月 发表于 2014-7-11 12:02:43

看看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7-11 12:03:37

Re:* * *【文清鉴碑记· 长汀广福院古碑】  文 邹文清&nbsp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7-11 12:04:03

Re:* * *【文清鉴碑记· 长汀广福院古碑】  文 邹文清&nbsp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7-11 12:04:28

Re:* * *【文清鉴碑记· 长汀广福院古碑】  文 邹文清&nbsp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7-11 12:09:03

Re:* * *【文清鉴碑记· 长汀广福院古碑】  文 邹文清&nbsp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7-11 12:09:23

Re:* * *【文清鉴碑记· 长汀广福院古碑】  文 邹文清&nbsp

阿澜映像 发表于 2014-7-11 12:10:49

谢谢浏览,欢迎指正!

长安 发表于 2014-7-11 12:40:55

广福院是长汀最古老的寺院,这儿作了很好的介绍

翔翔 发表于 2014-7-11 16:29:23

CTW有你更精彩 ^_^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 * *【文清鉴碑记· 长汀广福院古碑】  文 邹文清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