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西河正月十六“扫街灯”
大埔西河正月十六“扫街灯”梅州网www.meizhou.cn
http://hakka.meizhou.cn/Comm/NewsImages/M/1402/16/92e7d9fb9311439fbeb265d43ecbf29a.jpg
▲大埔西河扫街灯的队伍所到之处,村民纷纷燃放鞭炮、烟花迎接。 ( 连志城 摄)
本报讯 (记者罗诚浩)正月十六,在客家广袤的山区,各镇(村)的新春民俗活动仍在进行中,在大埔县西河镇,延续了近百年的“扫街灯”仪式就是其中一个独特的民俗。
据了解,“扫街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西河镇一年一度的传统活动,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高潮。每年正月初五至十六期间,西河镇各村各姓宗族按不同 时间进行迎灯活动,并在正月十六晚全镇各村的花灯集中漳溪圩赛花灯,又叫扫街灯。传统的“扫街灯”仪式还伴有赛花灯、赛锣鼓、舞龙、舞狮等活动。据当地人介绍,“扫”是“扫除”的意思,意味着新年要过完了,村民们要开始准备新一年的农活了。
昨日傍晚,原本寂静的圩镇在一 阵锣鼓声中 热闹 了起来,记者在现场看到,手持各色花灯、舞龙的队伍浩浩荡荡从各村聚集到圩镇里巡游,每到一处商铺门前,主人就要点燃鞭炮,以示来年生意兴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在这山间的小镇里。记者注意到,无论各家的花灯如何变,领头举“高灯”的都是一位年轻人。据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举“高灯”者都是新婚燕尔的年轻人,高举灯笼祈求来年添新丁。 顶起 顶一个 有趣 举“高灯”者都是新婚燕尔的年轻人,高举灯笼祈求来年添新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