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汀州 发表于 2013-12-16 18:50:38

【转】古 城 春 秋

古 城 春 秋
                        林文清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是一泓钟灵的港湾,这里,是世界客家人翘首归心的地方……
    天地玄黄,华夏泱泱,沉浮移替,汀水浩荡——幸于历史的机缘,携于先祖的悲壮,汀州,城墙,呵护着客家的福宁,见证着风尘的沧桑——在这里,客家人融聚衍发,披拓飞扬,凝固成一脉独绝天地的文明,勃发起一注华夏南国的惊叹……
    客家首府,崛起盛唐,风物气象,引聚兴繁,光耀所映,辉照东南——张九龄的一首《题谢公楼》诗,折射着当年汀州的几多风韵,几多慨叹——谢公楼上好醇酒,二百青蚨买一斗。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盌才倾黄蜜剖——名楼香酒,敦情厚谊,面对着客家人聚首隆兴的汀州,张九龄象所有幸临山城的游子一样,无尽留连,无尽怀想……
    居人不记瓯越事,遗迹空传福抚山。地有铜盐家自给,岁无兵盗戍长闲。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花继腊梅长不歇,鸟啼春谷半无名——这首宋代汀州太守、著名诗人陈轩的《咏汀州》,道出的是汀州客家宁馨一方、祥和自足的生活景象和壮阔幽深、蓬勃鲜活的山水景观。而“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则如一卷“清明上河图”,直接描摹了汀州客家都市的繁兴气象……
    尊严与梦想,赤诚与磨难,为了脚下坚实的土地,多少志士仁人虔敬忠贞,沥血担当——当倾颓的南宋把振救的机缘选择在汀水客乡,文天祥,不畏孤苦辗转,以一个历史巨人的姿式,又一次站在汀州的城垣村山,挺立起一柱浩然方正的民族脊梁——每当我们面对着苍老沉郁的汀州城墙,文天祥《汀州诗》“雷霆驱精锐,斧钺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 那刚劲苍凉、坚贞壮烈的呼吸仿佛又在我们脑海中回响……
    感念、礼赞,欣喜、悲怆,汀州厚土,情缘深广,也曾舒襟引怀,留谊凝香,接纳着远来的殷殷游子、眷眷仕宦,留下许多念别思友、感怀风物的绵切诗章——七闽南去路崎岖,五马承恩出帝都。地气喜闻今有露,民生宁似昔无襦。山城酒熟倾鹦鹉,雨馆春深听鹧鸪。他日相思应怅怅,离筵不忍赋骊驹——一如客家的飘零欣暖,这是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孟頫《送吴思可总管汀州诗》的不舍衷肠……
    华夏青史,永续流转,客家汀州,风骨巍然,释灵澈,陆放翁,辛弃疾,朱晦庵,高攀龙,宋应星,上官周,纪晓岚,更有蒋防、王捷、宋慈、刘国轩,一幕幕,一串串,都隽刻在炎黄客家绵绵的印记上……
       喧繁古风远,今朝更好看。圣地汀州,前程远壮,穿越唐风宋雨,迎送岁月沧桑,盛世汀州一路辉煌,客家血脉永续流光——那四通八达的现代立体交通,那日新月异的特色城市村乡,那蒸蒸日上的优势集群产业,那焕然勃发的奋进观念理想,那广联四海的同胞亲情友谊,那开拓四方的永恒客家力量,必将挽携起一个更加璀灿辉煌的汀州客乡,让汀江母亲的亘古雄风,永远托举着四海乡亲的光荣与梦想,永远振响在蓬勃灵动的赤子乡关、海峡两岸……
      【来源:《闽西日报》2013年12月16日 作者:林文清】

原上草 发表于 2013-12-16 19:25:57

经典好文,赞

原上草 发表于 2013-12-16 19:26:13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巴黎恋人摄影 发表于 2013-12-16 19:57:22

不错

金孔明 发表于 2013-12-16 20:11:47

谢谢分享

坐在岸边的鱼 发表于 2013-12-16 20:14:13

看着热血沸腾啊~~

同童 发表于 2013-12-16 22:06:24

拜读

龙山书院 发表于 2013-12-18 09:15:27

再次拜读佳作!

相约汀州 发表于 2013-12-18 16:07:27

【散文诗朗诵*汀州】古 城 春 秋(稿文)

                                           林文清
    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是一泓钟灵的港湾,这里,是世界客家人翘首归心的地方……
    天地玄黄,华夏泱泱,沉浮移替,汀水浩荡——幸于历史的机缘,携于先祖的悲壮,汀州,城墙,呵护着客家的福宁,见证着风尘的沧桑——在这里,客家人融聚衍发,披拓飞扬,凝固成一脉独绝天地的文明,勃发起一注华夏南国的惊叹……
    客家首府,崛起盛唐,风物气象,引聚兴繁,光耀所映,辉照东南——张九龄的一首《题谢公楼》诗,折射着当年汀州的几多风韵,几多慨叹——谢公楼上好醇酒,二百青蚨买一斗。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盌才倾黄蜜剖——名楼香酒,敦情厚谊,面对着客家人聚首隆兴的汀州,张九龄象所有幸临山城的游子一样,无尽留连,无尽怀想……
    居人不记瓯越事,遗迹空传福抚山。地有铜盐家自给,岁无兵盗戍长闲。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花继腊梅长不歇,鸟啼春谷半无名——这首宋代汀州太守、著名诗人陈轩的《咏汀州》,道出的是汀州客家宁馨一方、祥和自足的生活景象和壮阔幽深、蓬勃鲜活的山水景观。而“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则如一卷“清明上河图”,直接描摹了汀州客家都市的繁兴气象……
    尊严与梦想,赤诚与磨难,为了脚下坚实的土地,多少志士仁人虔敬忠贞,沥血担当——当倾颓的南宋把振救的机缘选择在汀水客乡,文天祥,不畏孤苦辗转,以一个历史巨人的姿式,又一次站在汀州的城垣村山,挺立起一柱浩然方正的民族脊梁——每当我们面对着苍老沉郁的汀州城墙,文天祥《汀州诗》“雷霆驱精锐,斧钺下青冥,江城今夜客,惨淡飞云汀” 那刚劲苍凉、坚贞壮烈的呼吸仿佛又在我们脑海中回响……
    感念、礼赞,欣喜、悲怆,汀州厚土,情缘深广,也曾舒襟引怀,留谊凝香,接纳着远来的殷殷游子、眷眷仕宦,留下许多念别思友、感怀风物的绵切诗章——七闽南去路崎岖,五马承恩出帝都。地气喜闻今有露,民生宁似昔无襦。山城酒熟倾鹦鹉,雨馆春深听鹧鸪。他日相思应怅怅,离筵不忍赋骊驹——一如客家的飘零欣暖,这是元代文学家、书法家赵孟頫\《送吴思可总管汀州诗》的不舍衷肠……
    华夏青史,永续流转,客家汀州,风骨巍然,释灵澈,陆放翁,辛弃疾,朱晦庵,高攀龙,宋应星,上官周,纪晓岚,更有蒋防、王捷、宋慈、刘国轩,以及那南明碧血,以及那锄镰刀光,一幕幕,一串串,都隽刻在炎黄客家绵绵的印记上……
    物换星移情依然,汀州厚土自慈芳,接纳抚慰的,是漂泊的艰辛迷茫,执手点亮的,是主客的薪火诗章,宁欣的炊烟,在这里缭绕,热情的笑颜,在这里荡漾,新天的披拓,在这里起航,一番又一番的名硕情缘、寻常物象,烽烟波澜,在这里风云际会,南来北往……
    喧繁古风远,今朝更好看。圣地汀州,前程远壮,穿越唐风宋雨,迎送岁月沧桑,盛世汀州一路辉煌,客家血脉永续流光——那四通八达的现代立体交通,那日新月异的特色城市村乡,那蒸蒸日上的优势集群产业,那焕然勃发的奋进观念理想,那广联四海的同胞亲情友谊,那开拓四方的永恒客家力量,必将挽携起一个更加璀灿辉煌的汀州客乡,让汀江母亲的亘古雄风,永远托举着四海乡亲的光荣与梦想,永远振响在蓬勃灵动的赤子乡关、海峡两岸……
      【来源:《闽西日报》2013年12月16日 作者:林文清】

相约汀州 发表于 2013-12-18 16:17:32

谢谢原上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转】古 城 春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