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风追影 发表于 2013-11-21 11:31:35

宋慈在汀州的功德与断狱实践

http://www.zgdazxw.com.cn/UploadFiles/2007-8/1/200781151145456.jpg



      不久前,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宋提刑官》电视剧,观众为剧中主人公宋慈嫉恶如仇、为民请命、刚直不阿、断案清明的胆识和品质所折服。但鲜为人知的是,历史上的宋慈不但担任过福建省汀州府长汀知县,开发汀江,为古代闽西的对外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长汀还是宋慈最早进行法医实践和神奇断案的地方,在闽西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奇闻佳话。
      宋慈(1186—1249)字惠父,福建建阳人,嘉定进士;他于淳佑七年(1247年)编著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权威著作,誉满中外,比欧州法医学专著《关系医学》的问世时间早350多年,由此宋慈被誉为“法医鼻祖”。
      据《长汀县志》载,绍定五年,(1232年)宋慈任长汀知县,任内体察民情,微服私访。他是从建阳直接前往长汀赴任的,先沿着建溪乘船顺流而下至南平,然后拐入沙溪逆水西行,至沙县上岸走陆路。宋慈沿途目睹了“福盐”入闽西的运输之艰难:山路狭窄,挑夫迈着沉重的脚步汗流浃背;盐路上匪患出没,危及人身安全。所以,海盐从福州起运,往往是“逾年始至”。原来,当时长汀及周边县的食盐都是从福州经闽江溯流南昌运转,不但成本高,价格昂贵;且不安全,对“食盐难”当地百姓反映尤为强烈。为了减轻百姓负担,解决群众疾苦,宋慈决定改向潮州采购食盐。由于汀江航道水流湍急,险滩四伏,宋慈亲临汀江沿途观测探险,规划航道整治。最初从潮州溯韩江驳运到峰市,再由峰市驳运到上杭回龙。1236年又开辟了长汀至回龙的航道,使潮盐从广东潮州经韩江、汀江直达长汀。同时,汀州各县出产的土纸、笋干等土特产也源源不断地在这里被运出山外。长汀幸存的水东桥见证了当年“上三千下八百”的繁荣景象,使汀州城成为闽粤赣三省的通衡,一条汀江搞活了汀州大地。可以说,宋慈功不可没,他对古代闽西的对外经济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宋慈一生四任法官,曾任过广东、湖南提点刑狱官,长汀是宋慈最早进行断狱实践的地方。他在决狱执法过程中,具有审谨态度和求实精神,着重实地检验,全面掌握案情;“听讼清明,决事果断”,“狱无冤囚,野无流民”是百姓当年对他执法和执政的赞誉,其《洗冤集录》中的部分内容就是源于长汀。
      宋慈刚到长汀上任,前任知县留下一件发生在新婚之夜的杀人命案:长汀城外五里坪有一家人娶媳妇,洞房之夜新郎吃了新娘送来婶娘煮的面条后身亡,前任知县审理时用了大刑,新娘子受不了,招了;杀人凶手入狱并将于秋后问斩。宋慈接手后,认为此案有疑,于是开棺验尸;发现有一股蛇腥气。后来又了解到,新郎暴死之日,村里的一口鱼塘的鱼也死了。宋慈命人抽干塘水,找到一个小瓶子。同时在村中捕蛇人龚三家中,也搜出一个同样的小瓶子,里边还装有半瓶的蛇毒。案情终于大白,原来龚三是新郎的邻居,因贪图新娘美貌,起了歹心,下毒害死新郎,此案在《洗冤集录》中有记载。上个世纪70年代,一出《十五贯》的戏剧风靡全国;据悉,剧中的案情部分内容可在当年长汀找到它的原型。
      宋慈的历史功绩在于他编撰了一部五卷本的《洗冤集录》,该书是他决狱断案实践经验的总结性巨著。他在序言里写道:它是“博采近世所传诸书形,自《内恕录》以下几数家,会而粹之,厘而正之,增以己见,总为一编。”这说明宋慈不但继承了历史的遗产,吸收了同时代的知识,而且有着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该书内容包括检验总说、初验、复验、验尸、验骨、验伤、验毒等项,并对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急救、药理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自宋代至清朝的几百年间,该书一直被奉为法医学的经典,是历代刑官实行检验的指南。时至今日,此书某些方面的法医检验经验在实际运用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洗冤集录》不仅在我国是第一部系统的司法检验法医学,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医专著。据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国古籍之最》一书记载,该书曾先后被译成荷兰文、法文、德文、朝鲜文、日文、英文、俄文等。广泛流行世界各地,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它对世界古代法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洗冤集录》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和重视,后人对该书的研究者甚众,版本也就十分繁复。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仅清朝年间,便有《洗冤录辩正》、《洗冤录续辑》、《洗冤录汇编》等几十种版本。据悉,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国家律例馆曾经组织人力修订《洗冤集录》,参证古书达数十种之多,定本为《律例校正洗冤录》。在笔者收藏的有关资料里,有一种道光版《补注洗冤录集证》,是将王又槐的《洗冤集集证》、李观澜所录汪歙的《洗冤录补遗》、国拙斋的《洗冤录备考》、《洗冤录杂说》以及世传的《洗冤录宝鉴编》合而为一而成的。据了解,该版本是目前国内所能见到的最完整的版本,五卷四册木刻四色套印本,卷首有阮其新序、王又槐序、李观澜序、祁埙序、张锡藩序等,卷末有二跋,一为道光甲辰年六月北平刘开域作,另一为道光甲辰仲夏萍乡文晟作。据悉,在古代雕版印刷术中,一般古籍都是单色印刷,而在套色版中多见的也是双色;三色以上的就比较少见,象《补注洗冤录集证》这种四色套印的版本就更少见了,所以弥足珍贵。
      淳佑九年(1249年)宋慈在广州病逝、归葬于建阳,享年64岁。宋理宗赐赠朝仪大夫,赞誉他为“中外分忧之臣”,并亲手题写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700多年过去了,他仍然活在长汀人民的心中;为了纪念宋慈在长汀的政绩和功德,人们在汀江河畔刻碑建亭,以示对他的永远怀念。

      中国档案报2007年3月30日 总1515期 大观304期 2版

心静自然清 发表于 2013-11-21 11:58:49

感谢分享

安若轩 发表于 2013-11-21 12:00:05

谢谢分享

龙在汀江 发表于 2013-11-21 12:29:19

楼主有心!感谢分享^_^

曾庆泱 发表于 2013-11-21 12:50:26

又懂了些东西

Mr.羊 发表于 2013-11-21 13:39:50

感谢分享^_^

dragonstom 发表于 2013-11-21 14:51:34

真真假假?

同童 发表于 2013-11-21 15:08:10

回顾历史,缅怀先贤

梦和天使 发表于 2013-11-21 18:18:37

分享

龙山书院 发表于 2013-11-21 22:51:34

感谢分享^_^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宋慈在汀州的功德与断狱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