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李牧来到邯郸王宫之内,要求面见赵王,然而,等待他的并不是赵王的召见,而是奉令来杀他的韩仓。
李牧出离了愤怒,赵王竟然不听他一句分辨就要杀他,这是何道理!难道我李牧的一片丹心,竟然就是换来如此下场吗?不,我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如此窝囊的丧命于自己人之手!我,我不甘心哪!
“吾何罪也!”李牧拔剑,怒视韩仓。
韩仓吓得倒退几步,躲在几名侍卫的身后,壮着胆子说:“汝手拥重兵,居心叵测,欲投敌谋反,王已察之!”
“可有证据!”
“有人报汝与王翦有书信往来,可有此事?”
李牧一愣,终于想起自己与王翦有过那么一封搞笑的“妇人”信,大怒:“书信何在?”
韩仓傻了,是啊,所谓书信,根本就是捕风捉影的事儿,这叫他去哪里找去?
李牧横剑怒斥道:“大王竟因此莫须有之书信而欲杀我耶?”
韩仓冷汗直冒,良久,突然一拍脑袋,胡乱找了个茬出来:“昔日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
李牧一下子懵了,我什么时候在给大王祝酒的时候拿过匕首了,这不是冤枉人吗?一低头,突然看见了自己右手的假肢,恍然大悟——莫不是我这假肢被他给当成匕首了吧,天哪,我右手有残疾,天下皆知,你们竟拿这种笑死人的理由来治我的罪,这也太扯了吧!
“吾右手患曲挛之疾,身高臂短,跪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获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杖以接手。大王若不信,臣可示之于王。”说着李牧从袖中取出假肢给韩仓看。那假肢状如木橛,缠以布条,哪里是什么匕首。
韩仓本来就是胡说八道的,哪里会给李牧分说的机会,于是他冷冷说道:“臣乃受命于王耳,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将军请尽早自裁,以安王心。”说完不顾而去。
李牧的心彻底凉了,死吧,你们左右都是要我去死的,我如你们所愿就是。我一死,赵国也完了,你们就开开心心的去做亡国奴吧,没有看到家国破碎,对我而言,或许还是一件幸事!
可是祖国啊祖国,我纵有冲天之才,凌云之志,毕竟无法救你于水火之中,数十年南征北战,东奔西跑,也不过就是垂死挣扎罢了,最终,还是一场空,一个梦,一通泡影。
李牧狂笑,继而大哭,状若癫狂。
侍卫们亦跟着涕泣不已,泪水随着一轮清月洒下,宫内悲风四起,吹动漫天杨絮。
李牧痴痴的望了望赵王的寝宫,躬身拜了一拜,横剑就要自刎,转念又一想:我不能死在这儿,朝堂乃赵国至圣之地,血污不祥。
于是李牧疾趋而出,出了宫门,举起右手欲引剑自杀,可是他右胳膊实在太短,宝剑够不到脖子,他只得以嘴衔住剑尖,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身体往前一倾——
只听得“噗哧”一声,宝剑从他的嘴巴直穿后脑而过,鲜血从柱子上直淌而下,顺着台阶一级一级的流下去,在月色的照耀下,发出碧绿碧绿的寒光。
赵王的寝宫里传来悠扬的丝竹声,音浪靡靡,仙乐飘飘。 尾声
赵幽缪王八年(公元前228年)五月,赵武安君李牧死,三个月后,赵军为秦大将王翦所败,赵葱被杀,颜聚亡去,井陉易手于秦,邯郸变成一座孤城。
再两月,秦军进围邯郸,败家迁无力再战,举城投降。至此,邯郸为郡,乃称巨鹿。
得到捷报后,秦王赢政亲自驾临邯郸,大报其仇,将自己小时候在赵国时欺负他们母子的人全部活埋。
与此同时,赵公子嘉(赵故太子,赵王迁之长兄)率领着赵国的最后一点抵抗力量逃奔到代地,自立为代王,与燕合兵,做最后的垂死挣扎。
一年后,秦王嬴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国大侠荆轲刺秦失败,被五马分尸。秦王嬴政暴怒,命王翦大举攻燕,与燕师、代师战于易水之西,大破之。
再一年,公元前226年十月,王翦拔燕都蓟(今北京),燕王及太子丹率其精兵东保辽东。
再四年,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国再次大兴兵,使王贲(王翦之子)攻辽东,虏燕王喜,继而攻代,虏代王赵嘉。
至此,世出名将的军事强国燕赵,在苦苦抗争了五十余年后,最终还是未能抵挡住天下归一的历史大势,化作一缕清风,消散无踪,只留一曲慷慨激昂的燕赵悲歌,无可奈何的燕山易水之间,往来回荡。
一年后(公元前221年),最后一个负隅顽抗的齐国也举手投降,至此,六国全灭,天下归一,秦王嬴政终履至尊,变身为始皇帝,大声宣告乱世结束,新的时代驾临天下。
然而,乱世真的结束了吗? 学习了! 看看
回 汀师教育 的帖子
汀师教育:1.北边干城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汉文帝刘恒
....... (2013-07-16 00:07) images/back.gif
看看 看看 如果学历史有这样,不是很有兴趣吗?
回 张旭 的帖子
张旭:如果学历史有这样,不是很有兴趣吗?(2013-07-16 13:14) images/back.gif
确实如此 哇靠,精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