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黄
蝴蝶,丁黄蝴蝶精彩!欣赏! 丁黄是地方名吗? 在那呀楼主? 鲁和尚拍的蝴蝶好漂亮
回 经典 的帖子
经典:丁黄是地方名吗? 在那呀楼主? (2013-06-19 10:26) images/back.gif丁黄是长汀古城的一个行政村,在城区往四都方向走,距城区可能就十几个公里吧,很近的。 丁黄原名叫丁屋岭,在长汀往四都方向在南严下车右手方向有一条路上去,是山顶上的村落。我曾写过一篇日志叫雨夜寻人就是写丁黄的
我上山下乡在长汀县四都公社荣溪大队龙头生产队。下乡的事林林总总,有苦有乐,跟当地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平平凡凡,没有轰轰烈烈、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
但有一件事,虽不是英雄壮举却博得队长和事主的称赞。
1974年,清明前后,哪天,阳光灿烂,花红柳绿,村里前两天刚刚分到返销粮,大家一下子有了劲头。犁田耙地的人比往常更早下了地。“喉”“喉”赶牛声在田间回响,泥浪翻起,燕子低徊。我一边锄地角,一边为眼前美好的春光陶醉。忽然,生产队长心急火燎般地赶来说:“小张,有要紧的事找你,工具带回家。”我带上工具跟着队长一路回家。队长边走边说:“赖师傅的老婆,昨天晚上流产出了很多血,快撑不住了,你得想办法把她老公找回来。” 我说:“他没跟我们来往,不知道去哪儿了?怎么找?”队长说:“我已经叫出纳给你予支十元工分款,现在就去。”说起赖师傅,想起她老婆生完第三个小孩,头上包了个头帕蹲在小溪边洗东西。村人问:“放下多久?”“刚放下。”“遭罪哟,那你怎敢洗冷水?”“老公不在,没法子。”“怎么没听你喊什么的。”“我生三个孩子都像放屁一样方便。”
赖师傅是城里人,靠做篾匠为生。没下乡时候,赖师傅苦吃巴做凑合着过。下乡后,队里规定不务农的要交副业款。生活的重压,使他变得孤傲不群。好像大家都跟他有仇似的。不但跟本地人没话说,连一起上山下乡人的也少有来往。现在去哪了,全村没一个人知道。找到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师傅娘,她想了想说,下面周屋坑生产队结拜了个同年,或许同年哥知道赖师傅的去向。 从生产队出发,已经十一点。在周屋坑地里才找到赖师傅的同年哥,他说“赖师傅出门时,说要去南岩供销社做纸篓,先去那找找吧!”探听到赖师傅的去向,一个悬着的心才放下来。迈开大步直奔南岩而去。说到南岩,从出发地到南岩有30多里地,是古城公社的一个大队。下乡五年时间走路回城返乡也有十多个来回了,都会在南岩供销社要停下来歇歇脚。南岩再熟悉不过了。从周屋坑出发就上藤子岽,山路崎岖,茅草萋萋。一路走一路得用棍子拔开撩人的茅草荆棘。这条社员赴墟、办事的必经之路,那年代还会冷不丁窜出豹子、野猪什么的,当地的人赴墟过藤子岽大都结伴而行。我那时倒没有一点怕,一路走,一路欣赏大山里一簇簇烂漫开放的杜鹃花。
午后三点多钟,兴冲冲赶到南岩供销社土纸收购站,心想现在可要完成任务了,当天俩人还能赶回生产队去。急询:“这里有来过一个做纸篓的赖师傅吗?”站上的人回答“有啊!什么事?”“家里有急事找他回去,我是专门来找他的。”“真不合适,前一个星期就上丁屋山去了。”听到回答让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在收购站门口转来转去,思前想后,找也不是,不找也不是,继续找又从来没去过丁屋山,看看太阳已经偏西,更是着了急。这时,收购站的同志出来说话了:“你得趁早去,这里到丁屋山还有十多里,不然天黑了更不好办,他指了指公路对面的小路照着这路一直走,千万不要跟耕田的路走,傍晚前能走到的”。想想躺在床上的赖师娘生命攸关,有气无力的样子。决定豁出去一回,车到山前必有路,丁屋山虽然人地生疏,既然人家指了路只能进不能退了。于是迈开大步直向丁屋山奔去。
早就听说丁屋山人住山顶上,种地下山来,地无三尺平,斗笠盖田坵的苦地方。过了公路转过一个山坳, 忽然在莽莽苍苍树林中,出现百来亩梯田,一道道山来,一道道弯,一坵坵梯田。梯田的曲线在山间画出好看的画。大大小小几百块田块层层叠叠好壮观。一下子感叹丁屋山人千百年来开山辟田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创造。沿着梯田边一直上,到达丁屋山已是薄暮时分,有的人家正在点燃篾针,有的在呼鸡唤狗,有点热闹。问了三家人家,最后一家主人才告诉我说“前二天城里的赖师傅去坳背纸槽做了。”说不远就五里路。
“ 心想糟了,赖师傅是有了着落,天黑下来了,怎么走?人生地不熟的。”想请人带路,又怕开口。心一横,走就走呗。当时还能看到路的模糊影子,心里也有点慌张三步并两步匆匆前行,心想咬咬牙总能走到的。可是,没走出三里路,忽然起了风,一阵紧过一阵,然后大颗大颗的雨滴错落滴下。这时正行走深山老林的路上,天越来越黑,心越来越紧,呼吸也急促起来,不是走而是摸着前行,棍子探着前行,雨越下来越大,一道道闪电在天空划出蓝色弧线。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雷响。那次才深切感受到什么叫雷霆万钧。随后,大雨倾盆而下,四面八方的雨水在脚下形成小溪哗哗流过 ,心跳在加速,几乎窒息。情急之中就地蹲下,只好闭上眼睛,心想完了完了这下可真是死在荒林野外了,今天不吓死也会被冻死在这里了,可能生产队明天要派人来收尸了。也不知道眼睛闭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感到雨停了,才站起身睁大眼睛看看,好像前面不远处有隐隐约约有火光。便摸摸索索前行,走了一段好象是纸槽,大声呼喊“有人吗?”纸槽工人听到喊声拿把电筒接我了。进了纸槽好象从地狱又回到人间,重生一次一样,赖师傅拿了衣服给我换,在焙纸的地方焙干淋湿的衣服。次日,赖师傅赶早回家了,我睡到八点多才起身回生产队。 古老的村落,好光影 赞。。
回 张旭 的帖子
张旭:丁黄原名叫丁屋岭,在长汀往四都方向在南严下车右手方向有一条路上去,是山顶上的村落。我曾写过一篇日志叫雨夜寻人就是写丁黄的我上山下乡在长汀县四都公社荣溪大队龙头生产队。下乡的事林林总总,有苦有乐,跟当地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平平凡凡,没有轰轰 .. (2013-06-19 11:20) http://bbs.ctw.cn/images/back.gif
张先生下过乡,我也下过乡,我也曾在雷雨的深夜走过深山老林。张先生的文章一下子把我的思绪拉回那遥远的年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