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鸿 发表于 2012-11-29 11:20:10

百草园漫笔——玉米地




小山坡的斜面,正对我的窗。

从草堂远望,玉米们从坡顶一溜儿往下站,很有层次。其实,玉米们并不是故意站在那里让我恰好看到。在之前的整个冬日,枯坐无事时,我便曾仔细计算过草堂望出去视线可及的最佳范围,每一次于草堂中围炉取暖的时候,那个竹窗为框,荒寒土坡为画芯的作品,也曾在我脑海中繁复修改过无数次。曾想过种一片竹,认为若在雨天听取竹林雨声,是很令人享受的事情,何况到了冬天,只要对竹根的去向略知一二,便尽管荷锄进发,于竹林中寻觅,不消多时,表面上曾对你有所隐匿的土地,便会对你毫无保留,馈赠所有了。竹的优秀品质实在太多,不过正是如此,却成了我不种竹的理由。一开窗一睁眼,即便是不经意的向外一瞥,我仿佛皆在极高尚的“人”的注视之下。我不希望有压力。

最后选定的是玉米,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想到玉米,想到如果有风,风便可以在玉米地里撒欢,那摸样,会让我想起我那条忠厚老实的老黄狗。

虽然我是一个读书人,但对有关玉米种植方面,却一无所知。我便挑了个春意涌动的日子,走出百草园,很谦虚地拜访了几位很有经验的老把式。又将取回的“真经”在那块荒坡上用锄头仔仔细细虔诚地“念”了一遍。刚开始我对自己那半生不熟的“歪经”是极不抱希望的,不料,在许多个无声无息的温暖日子过去,我几乎快要淡忘的时候,荒坡上有了回应。

玉米们长得很好,这是它们的颜色告诉我的。远看是一片翠绿,走近看,又能将这种绿分出好几个层次。后来我干脆找到一丛长势最旺的玉米躺下,我欣喜地发现我对这些平实低调的绿色生物有了前所未有的细致体察。那点心得,如果说出来,估计玉米地里的”土著“们,诸如蟋蟀、青蛙、草蜢等都不会有太大的异议。

如果风来,玉米地里真的很有意思。

风是不请自来的,远远地瞄准那绿汪汪的一小片儿,撒欢似的一头就往里扎。在风的推拉腾挪之下,那些头顶毛茸茸,腰身瘦苗苗的玉米杆子们,悉悉索索地笑,有时竟东倒西歪,笑得直不起腰。目睹一向故作高深的风,居然在我的玉米地里那么不老成持重,完全颠覆了它在我心目中虚玄的形象,每每想到此处,我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2012年6月25日于深圳百草园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二稿

牧蚂人 发表于 2012-11-29 11:40:39

很好!拜读!欣赏!

巴黎恋人摄影 发表于 2012-11-29 11:44:43

想起了电影《红高梁》

官鸿 发表于 2012-11-29 11:44:57

回 牧蚂人 的帖子

牧蚂人:很好!拜读!欣赏!  (2012-11-29 11:40) images/back.gif

问好牧马兄

屹立风中 发表于 2012-11-29 11:58:47

不错

日出.东方 发表于 2012-11-29 12:00:47

一分耕耘两份收获
好图文

龙在汀江 发表于 2012-11-29 12:26:45

想起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啦!!谢谢楼主分享美文!!

我来爱 发表于 2012-11-29 12:29:55

呵呵

草根志愿者 发表于 2012-11-29 14:24:37

好图美文好纪实!

张旭 发表于 2012-11-29 16:27:08

不种松,不而竹,不种梅,舍这文人三友,弄个玉米,也有好景緻,只是勾留时间短了些。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百草园漫笔——玉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