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日记
各位看官,请稍安勿躁。解语深知,众友热切盼望解语文字已久,并非解语有斐然文采,实则乡情笃厚,众友人皆为此行五位同乡牵心挂念;二则为西域独特的高原风光和奇异风情所迷醉,期望早日一睹同乡镜下的异域风采。然解语途中为精减行囊未带电脑,实在是失策之举!至此一月有余,众乡友却未能见得解语半言只字,解语有负论坛众友与同行好友的重托,实在有愧。三土与琪安兄发的图已够多了,解语只是交途中日志整理,琐事记录而已,并无多大价值,如拂君意,还请多多见谅!若能为今后进藏汀友提供一些帮助,那又是解语莫大的荣幸了。 解语第一次用的液晶屏处理图片,实在不习惯,完全看不出细节变化,只凭往日大致数据调图。幸好,主要是发日志,图片只是陪衬而已。不要对解语期望值过高,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还是说西行之事。此行西“征”,并无“征服”之意,只是单纯的“远行”。 有人问:你进藏的目的是什么?解语的回答很简单:其一,古人尚能游遍大江南北,况我今日车马如龙?相比起徐大侠来我们只是举足之劳;其二,我的生活可谓锦衣玉食,幸福感却为何如此之低下?是不是我需要一个有信仰的地方,让漠然的心接受一次彻头彻尾的洗礼?
我们开始了解“滇藏、川藏、青藏”三线,知道了进藏有背包、骑行、火车、飞机、自驾几种方式。山峰等四位大侠去年走的是自驾滇藏线,我们则想走一走最多背包客和骑行者的据说是风光最美道路最险的川藏线——318国道(称为川藏南线,317为川藏北线)。下载了几沓厚厚的资料,买了几大袋各种各样的“必需品”,登山包登山杖登山鞋睡袋冲锋衣羽绒背心防晒霜保湿露氧气罐红景天……最终发现,根本带不了也用不了这么多东西。
但你需要一张地图和里程表:(很多路边饭店里有卖摄影地图和背包客专用地图15-25元一张)
半年前,解语开始全力准备西行,盘算着即便没有同伴,一个人也要独闯西域。小小的心里因这个宏伟的计划充满了激情与欢乐。(现在看来,全没有那么“宏伟”。进藏,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一个人行走在川藏线上,那是川藏路上最常见的风景。)当我在论坛上怯怯地发问:去西藏吗?坛中激起涟漪阵阵,琪安大哥已准备两年之久,三土兄弟正有此意,一呼即应,由此上,便有了这次三土、琪安、解语、小黄、音子五人小组西藏远征之旅。(珠穆朗玛峰前合影,摄影:三土)
PS:进藏之前需要准备什么?
1.良好的心态、健康的身体:无需特别锻炼,只要你身体健康,没有哮喘高血压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注意不要感冒。进藏第一天不要洗头洗澡,不要醉酒。没有进不了藏车,只有进不了藏的人,只要你敢于迈出第一步,就等于走了一半的川藏路。
2.精简的物品、保暖的衣物:如果只到拉萨,天气并不十分冷(气温14-17度左右),早晚稍凉。一件长袖单衣(高原紫外线强烈,推荐长袖衣服)足以应付白天穿着。衣服最好是可以热时一件一件添,冷时一件一件减的衣服。鞋子不必专业登山鞋,穿着舒适就行。若上珠峰、那木错,最低气温5-7度,注意保暖。爱美的女生可以沿途买块披肩,拍照效果很好,还保暖,一物两用。必备的:唇膏、防晒霜、湿纸巾、保温杯、拖鞋、毛巾(带一条薄毛巾做枕巾,一条小方巾用于洗漱)、长袖睡衣、睡袋抓绒内胆(比睡袋轻,且更实用)。
3.高反药物:什么红景天高原胶囊氧气罐,对高反都没有多大的作用。除了琪安兄多喝了几口红景天之外,我们都没怎么喝。网购红景天是几十元一盒(200克),在康定城里是二十元一斤,氧气罐全部原封不动带回来了。在九寨沟时导游对我们说,不要吸氧,那是纯氧,吸后容易对它产生依赖。四川老驴“混凝土”告诉我们,红景天只能预防高反,最有效的还是肌苷口服液,感觉高反不适时喝一瓶,立竿见影。后来买了两盒,也只解语喝了两小瓶。在高原注意不要激动不要跑不要跳,两位男士一直告诫三位女士:温柔点儿,轻声慢步做淑女(——可能吗?)。可惜我们都没有带口红,所以嘴唇紫绀时的确有点儿妖女的样子——想做淑女不成,不经意间做回妖女也不错,嚯?所以,高反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进藏不感冒最重要。 西域长征之*川藏篇*成都会师
D1 2012.7.8-7.9 福建长汀1800km成都
2012.7.4日,解语捺不住西行的诱惑,按最初计划只身坐火车先行成都,在美女“中国结”的盛情款待和陪同下畅游成都。“少不入川,老不出川。”成都的天气不瘟不火,成都人的步子也不急不缓,整个城市能如此一致地把握生活的节奏,将日子过得如此悠闲,更有成都小吃、九寨天堂,令解语流连忘返(此为外话,另题)。
7.8,三土、琪安、小黄、音子从长汀三元阁驾一辆“斯巴鲁傲虎”高调出征,经江西、湖北、重庆,日夜兼程赶往成都。琪安的舅舅为我们安排好住宿。
D2 2012.79 成都宿:成都嘉立酒店宽窄巷子店
日琪安一行到达成都。晚八时许,解语“红一方面军”与其“红四方面军”在成都胜利“会师”。 (三土摄影) D32012.7.10 成都
感谢“中国结”的热情款待和全程陪同,“新编进藏部队”尽享天府之国的美食美景,宽窄巷子的古朴安祥、锦里的美食美女、杜甫草堂的弘大幽深……令众友人差点“乐不舍蜀”!但远方的呼唤在耳,不敢沉迷。10日下午在茶馆见过网上约好的“府南河”一行,约定次日一早结伴前行。
成都是川藏前沿的集结地,大街上随处可见入藏者,绝大部分是大学生。四位晒得黝黑的帅哥说是骑行到尼泊尔,害得音子童鞋崇拜至极,一路声称日后也要组织汀友骑行川藏。
目标,就在前方等着你。有梦想,没有什么不可以。 D4:2012.7.11,成都147km雅安168km 泸定桥49km 康定,宿:四川康定迷惘的第一天
川藏线正式开始第一天。早上7:30出发,8:00到高速路口,才发现西行的车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庞大。从多营下高速,路开始没有高速路好走,大家速度不一致,开始自行其道。惊异地发现,路边一大群一大群背着硕大的旅行包拄着竹杖流着热汗或默默行走或伸出大拇指请求搭车的少男少女们。看到这些与自家宝贝差不多大的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祈求的目光,解语母爱泛滥,几度哽咽不能自已。很难想象这些处在白玉塔里的“天之骄子”们,全无骄横之气,坚忍与无畏写在他们尚属稚嫩的脸上。谁说90后是不能吃苦的一代?看着他们坚毅的目光,孑孓的身影,你就应该心生欣慰:他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的骄傲。想想我们进藏都是思前想后举步维艰,可他们与生俱来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使事情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生活本没那么复杂,都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又一个桎梏。看到孩子们搭到车后开心的笑脸,我们也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所以一路上尽管我们坐无虚席,对于这些搭车的孩子们,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摇下玻璃窗,一脸歉意地说:“对不起,我们的车坐满了。”孩子们总是会心地一笑,抱拳致谢。
二郎山是我们翻越高原的第一道屏障,“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可见上二郎山之艰难。山陡路险,一拨又一拨背包与骑行的孩子们从我们的眼前闪过。如果说背包的孩子们让解语唏嘘不已,那骑行的孩子们更是让我们敬佩。因为背包客尚能搭车,可骑行就全得靠自己了。漫长的山路,不能并行,只有自己默默向前。连骑行者音子也感叹:换作是我,一定崩溃。在泸定桥旁,我们遇到一位独自从北京来的骑行者,黑黝黝的脸庞写满了风雨沧桑,他告诉我们,他已经骑了一个多月了。
最好的大学,不是清华也不是哈佛,它在你最想走却不敢走的路上。
一路军车浩荡,我们慢慢随行。傍晚到达康定城,与想象中不同,这是个现代化的小城,跑马山看上去也很滑稽,纯粹为了那句“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牵强附会而随意找的一个小山包,让人兴味索然。康定城很小,连圣水泉也有人洗拖把,但城中那条清泠泠蓝莹莹的溪流一路欢唱,河边画着壁画的郭达山巍峨耸立,岸上两排杨柳兀自飞花,也算是一种奇观。 拍完夜景,总结一日行程,除了泸定桥二郎山,其他没有什么景点。因为此前没有定下确切的行程(我们都以为成都的朋友会一路为我们引路),但事实告诉我们,大家行程不一,日后各行其道(只有府南河父女俩一路和我们在一起),一切还得靠我们自己。我们决定依照网上八日进藏的行程,那些都是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很值得借鉴。就今日行程而言,混凝土一语道破其中奥妙:为什么住在康定而不住在新都桥?一日之内从海拔500米的成都,上升到海拔3300米的新都桥,怕一下子适应不了。不如少走这75公里,住在海拔2700米的康定,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商定罢,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各自安睡。
计划不如变化。但在变化中,需要及时改变计划。(茶马古道上,流下了他们多少汗水与泪水……) D5:2012.7.12康定21km 木格错105km新都桥74km雅江,宿:雅江旅友之家心在天堂,身在地狱
因为今日安排的行程很轻松,只能赶到雅江(康定77km新都桥74km雅江),听说木格错离城仅21公里,路好走,且风景很美,还有温泉可以泡脚煮鸡蛋(一边泡脚一边煮鸡蛋?你敢吃吗?蛋都能煮熟,美腿会不会泡成红烧蹄子?)很是好奇。一早冷得直哆嗦,裹得严严实实后出发至木格错,这里气温仅有7度,抱着军大衣争着问要不要租衣的藏民们看到我们个个全副武装有备而来,笑笑走开了。因为进木格错得花两个小时进山,据说山上只是一个“错(湖)”,门票是220,我们商定在门口拍张小照便走。出山时发现这里有路可达新都桥。驶上一条干净油亮的柏油马路,路上车辆很少。路峰一转,只见得溪水潺潺,山花烂漫,山尖云雾弥漫,好一派田园风光!这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为这邂逅的美景狂欢不已,三土经典的“啧啧曲”一路高歌不止,大家一扫心中阴霾。
路边有雅拉神山,但是云雾低垂,不能看到。沿弯弯曲曲山路而上,渐入云端,这便是川藏线上第一座高山——折多山(海拔4298米)。路边成片成片的紫色、黄色、白色的小花在湿冷高寒的天地间璨然绽放。我们全然忘了“不能激动”的告诫,于山色之中尽情欢笑,直到浓浓云雾完全将前方的视线遮蔽。车停片刻,拍完照再启,车却不动了——不会是没油了吧?若是在这荒山郊野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是直升机也无法救助我们呀。我们大气也不敢出,暗自祈祷老天垂怜。捣鼓了几分钟,车子果然启动了,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美丽的新都桥,可惜没有光影。)
折多山果真名副其实,一辆大卡车禁不起“折多”的烦恼,索性侧身躺在路边山上以示抗议。(你是否折多山的回答“抗议无效”?)我们经“红海”下山,看到路边藏民住在低矮的帐篷里,将两三岁的儿子放在山上任由他独自在寒雨里摸爬,都觉得匪夷所思。在海拔4412米的“卡子拉山”(折多山、卡子拉山都是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我们的汽车又一次被“卡啦”,后来琪安终于发现,原因是他们停车时忘记挂到“停车档”了。可怜的汽车两次无辜“被高原反应”,吓得我们不轻。警报消除,大家的心情都很好,一路上讲了不少奇闻趣事。
下山经过康定机场,路牌上写着“新都桥摄影天堂”往右,可一问路人,新都桥却应该往左边那条路走。(原来新都桥与新都桥摄影天堂不是同一条路,去摄影天堂还得往塔公方向再走79km。)我们赶紧调转车头。前面是一段烂泥路,堵了好多车,解语建议改走317,但从317过来的司机说,他们的卡车都打滑,便依旧前行。
卡车留在原地,明日才能放行,所幸小车先走。我们第一次真正见识了什么叫“烂泥路”。一位摩托骑行者滑倒了,却不扶起车,前面的摩友哈哈地笑着跑来为他拍照——即便是这样的路,西行者却能将之变得诗意而欢乐。
下山到达新都桥。一直不知网上所说的“摄影家的天堂”有何独特景致,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山溪、野花、杨树、骏马……我们在草地上欢蹦乱跳(为此,音子童鞋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一部索尼相机)。
中午一点半,小飞背包客栈。小飞告诉我们,从新都桥到雅江再到理塘一带在修路,连续200km都是这种烂泥路。小飞给我们带来一则更糟糕的消息:前方竹巴笼到芒康的路断了,正在抢修——来之前中央电视台就报道堵了七天,不是都已经通了吗?怎么又堵了?!不管怎么样,现在改走317也来不及了。
原以为这一天行程会很轻松,不想这150km如此难走,
大家嘀咕:这就是318之难了?好像也算不上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