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永定 采善堂万应茶
采善堂万应茶的原产地在福建省永定县。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属闽西山区,隶属今福建省龙岩市。为闽西、粤东的交界处,是福建十九个省际边界县之一。其东与“闽南金三角”地带的漳州相连,西与广东梅州接壤,是中国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的腹地。地跨东经一百二十六度零五分、北纬二十四度二十三分到二十五度零五分,东西宽六十八公里,南北长达八十公里。 永定县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从西北和东南向永定河谷倾斜。地貌属典型的低山丘陵,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境内溪流众多,分属汀江、九龙江、梅江三大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冬短无严寒,百夏长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二十点一摄氏度,无霜期区三百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二千零二十四个小时。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一千六百四十七毫米。降雨量相对集中,干湿季节明显。具有适宜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适合中外游客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永定县生物种类繁多。山地植物有一百六十多科千余种,药材有一百四十多种,永定县山中生长着大量的天然高山茶叶,为万应茶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采善堂万应茶” 的 200多年临床应用,对胃肠积热引起的腹痛、腹泻、痞满、便秘;中暑所致的发热、恶寒、呕吐、泄泻;饮酒过量所致的恶心闷乱及外出水土不和、晕车、晕船、伤风感冒诸多各证有显著疗效。
“采善堂万应茶”是全国独家生产,以其精良的配方,确切的疗效,无任何毒副作用和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在海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成 份 檀香、肉豆蔻、大黄(酒制)、 陈皮(制)、 广藿香、薄荷、羌活、白术(土炒)、明党参、山楂、茯苓、白扁豆(姜制)、香附(醋制)、苍术、白豆蔻、厚朴(姜制)、香薷、枳壳(麸炒)、肉桂、泽泻(盐制)、前胡、木瓜、紫苏叶、半夏(姜制)、木香、猪苓、丁香、小茴香、桔梗、白芷、甘草、槟榔、茶叶、砂仁(姜制)。
历史发展 采善堂“万应茶饼”是保持传统中药炮制的传统中药产品。始于清朝嘉庆年间,由永定著名老中医卢曾雄在漳州执医制药,依据他30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永定特有的高山茶叶配三十多种名贵地道中药材,经独特传统工艺加工制成“万应茶饼”。该茶饼对胸满腹胀、呕吐泄泻,饮酒伤脾等胃肠道疾病有显著疗效,深得人民赞誉。当时,浙江天台一云游老和尚亲身体验后,对“万应茶饼”的疗效深为叹服,即赠联一幅,词日:“采集名山药,善疗天下人”。卢曾雄便将药铺更名为“采善堂”。清道光九年,永定进士翰林院编修巫宜福进士回乡返京时,卢曾雄之子卢宏汉赠巫“万应茶饼”。适值京城瘟疫流行,巫即将家乡赠送的万应茶饼治疗,得愈甚众。为此,巫宜福亲笔题写“采善堂卢宏汉名医也!创制‘万应茶饼’药到病除”条幅寄赠和赠寄五言律诗。诗曰:
有客桑君语,良方妙化裁;
桔荣先荫外,药引上池来;
驱疫千金换,通神六气归;
枕中宜宝贵,知是济世才。
从此,“万应茶饼”美名远扬,远销海内外,人们对“万应茶饼”的需求大增,为了增加产量,卢宏汉便将药铺从漳州迁回老家陈东设厂,专业生产“万应茶饼”。迩后世代相传,绵延不失,民间临床应用至今,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万应茶”200余年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具有疏风解表,健脾和胃,祛痰利湿的功能。用于外感风寒,食积腹痛,呕吐泄泻,胸满腹胀,痢疾。对胃肠积热引起的腹痛、腹泻、痞满、便秘;中暑所致的发热、恶寒、呕吐、泄泻;饮酒过量所致的恶心闷乱及外出水土不和、晕车、晕船、伤风感冒诸多各证有显著疗效。
用现代先进工艺技术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研制成功“万应茶袋泡剂”,既保留了“万应茶饼”原有的药效,又具有泡服方便,溶出快,显效速的特点以及包装新颖、实用等优点,自面世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声誉更加高涨,成为客家人赠送新朋好友和海外侨胞的佳品。 “万应茶”以其精良的配方、确切的疗效和悠久的历史,具有功能主治范围较广,服用方便的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公司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6个省、市自治区,出口新加坡、香港、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沙发自己的 路过 楼主不提一下,还真忘了有万应茶这东西 东西还是不错的,就是名气太小了,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万应茶不错
回 天天向上一点点 的帖子
天天向上一点点:东西还是不错的,就是名气太小了,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2012-08-05 13:54) images/back.gif老一辈的人都知道 茶饼子呀 一般人家里都备有的 送礼佳品 反正过年有人送这茶, 本地的 就永定万应茶,漳平水仙,武平桃溪绿茶。现在都包装得很好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