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彷徨尴尬一代
70后“彷徨尴尬一代
生于这个时代,文革的极端狂热如海水退潮般呼啸着离我们远去,但是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却早早地印在我们幼小的心间。我们不象70前那样总是说小时候有多么苦,因为我们确实没有经过那样刻骨铭心地饥饿感。但是,我们也不象80年代那样像听遥远的童话那样想象这种感觉,因为70后是一步一步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丰富,从丰富而泛滥的物质生活。
我们就象刚刚醒来一样步履蹒跚地开始学会独立思考,我们尽量割断70前的种种联系,企图以全新的方式宣告自我,却蓦然发现80后,90们以其实连想都没有想就以我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和速度早已呼啸超前而去,惊恐之后,我们于是说他们徒有虚表是假大空,其实一半是羡慕一半是心里那始终放不下的沉甸甸的叫做“理想‘的包袱。向前看是80.90后们我们鄙视地毫无意义的充满了末世界味道的无聊表演与无休止的炒作。于是我们内心充满了彷徨,有时候想呼喊却象是被什么东西紧紧地卡住了喉咙,有时候想痛快地大哭一场,咧开干瘪的嘴却痛苦地掉不下一滴泪!
我们的启蒙来自于充满生机与活力强滴知识和纪律的80年代,我们乐于接受新事务,变化的观念已经深植在内心,却始终坚持应该在有序与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我们困惑于高速前行的90年代,知识被横扫在地,取而代之的是以前一直被唾弃的“享乐”。那些摆水果摊的,造假货的,倒卖红头文件的只要挣了钱的都叫成功人士了,小时候一直敬佩的科学家,文学家忽然都成了课本包身工里的瘪三了,再后来这些人又摇身一变都成了专家了,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到处为成功人士鼓与呼了。真正考验我们的是工作后开始打拼的21世纪,却在之后不断地失意,沉沦中蓦然发现自己以经被社会改造得如此不堪,在无奈挣扎了几次后,一部分人开始自学成长进步神速地当上了配角中的主角,还有一部分冥顽不化地愤然离去,更多的人却彷徨在责任与生活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们整日奔波却无比讨厌这样从小就及其鄙视的蝇营狗苟的生活,不是因为70前的升官发财的困扰也不是因为80.90们的就业难,出名难,而是因为理想的轰然倒下的满目苍凉,是因为责任的无处实施。
我们不象70前对感情讳莫如深神秘保留,我们也不象80.90们那样随便,物质化。对于感情,我们内心大部分都有对物质的排斥,却无法回避现实中门第,地域等等因素的无奈,选择伴侣太物质化,没文化的小孩子们我们是幸运的一代,生活不至于象70前那样没有光彩。邓丽君对于我们而言有些早,阿伦和哥哥才是我们的最爱,以后有了四大天王,小虎队,心情象风筝一样放飞在“青苹果乐园”里,可是我们一样地感情深挚地投入到旋律并不那么优美的“我的中国心”录像厅永远是我们的最爱,在那样条件简陋的地方,我们认识了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我们亲身经历了从286到386到多媒体到奔腾的变迁,我们是网络的第一批狂热追随者,从最初的文字到图片到影视,从WPS到WORD.EXCEL.从令人激动的聊天室的出现到BBS到博客,从红警到古墓到星际,谁没有整夜聊天整夜联机游戏的经历?谁没有那只见文字无法见人或者见光死的懵懂情事?到现在网络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可大部分的我们在这个时候选择了沉默,不是因为经历太多,也不是因为经历太少,而是因为我们感到在资讯如此发达的年代却无法正确表达自己:70前电视广播天天见,80后们今天出个芙蓉明天搞个国学,而我们有时候苍白得竟然如此令人心痛!
再见了,白衣飘飘的年代,再见了,三十岁以前的日子,我们将继续走下去,因为我们或许还有希望,因为我们刚刚三十而过,因为----------没有因为! 自己坐。 经典 苍白得竟然如此令人心痛!
80后更尴尬的一代 90更彷徨尴尬 70年代的人,基本都是家有老小,事业略成的人啦。
回 王者归来 的帖子
王者归来:70年代的人,基本都是家有老小,事业略成的人啦。 (2012-06-05 11:15) images/back.gifg一片苍白 哪个年代都是会成为过去,成为回忆,时间永远是往前走的,人也只能往前看,所以不要老看以前怎么了,把握住现在就好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