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 发表于 2011-6-21 22:27:07

再论三国空城计

      三国历史上的经典故事,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地议论着,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小霸王孙策、白马坡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官渡之战(乌巢劫粮) 、单骑救主(长坂坡)、舌战群儒 、苦肉计、草船借箭等等,举不胜数,空城计也是其一。
    让我们回忆空城计这段剧情,魏国挂帅进攻蜀国街亭,孔明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猛将赵子龙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这是儿时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时讲的,当时真的很佩服诸葛亮的机智勇敢。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考的问题随之越来越多,不禁让自己对这个空城计产生疑问,这个诸葛亮下的赌注也太大了吧!如果司马仲达一旦违背孔明所愿,诸葛亮必定人头落地,蜀国必定讯速走向灭亡;凭借司马懿的智商,怎么可能连城里面几个人都不知道?司马懿的才能,可谓是人人皆知哦!曹操兵败赤壁后诚邀司马懿做爱子曹冲之师已经证明司马懿的才干超群。也许,孔明当时的处境,逼他不得不出此险招,这个情有可言,因为在司马懿指挥下,蜀军确实几遭重创。当然,这些仅仅是个人想法,无从考证。百度搜索空城计,评论层出,其中讲到三国志,说空城计是作者罗贯中为了迎合人们口味加进去的,因为当时这段典故的说法很多,怎么写都没犯篡改历史之罪,呵呵!百度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代表作《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等,一位优秀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这样描绘空城计,一定有其道理所在,那我现以罗贯中的描绘来分析这段空城计,之前提到,司马懿绝对不可能不知道里面有几个人,那他放诸葛亮的用意何在?让我们先来看几则三国里其它经典事例。官渡之战,帮助曹操大胜袁绍的关键人物、献策乌巢劫粮的许攸,下场是曹操与许褚一唱一和让他断头于城门下,如果不是曹操做事的掩人耳目,曹操在公众的形象又会添上这次败笔。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帮助周瑜大胜曹操的诸葛亮(又是这位绝世奇才),如果没有鲁肃与江南才女小乔(周瑜之妻)的相助,诸葛亮早命丧周瑜刀下。
    林俊杰唱得好,尔虞我诈是三国,司马懿仰望空城里的诸葛孔明,拿下他绝对不费吹灰之力。但是,如果诸葛亮死了,蜀国灭亡一定紧随其后,头号功臣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呢?高官厚禄还是人头落地?两种可能皆有,司马懿不敢也没必要去下这个赌注,高官厚禄也非仲达终极目标。所以,司马懿放诸葛亮是为了更好地保全自己,这为最后司马懿后代司马炎成就各英雄梦寐以求的统一大业埋下伏笔。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想法,如有雷同,恕不赔理。

FIFA 发表于 2011-6-21 22:54:50

顶一绝不顶二

长汀烧火妹 发表于 2011-6-22 08:07:25

纷乱的诸侯时代,我也是喜欢得紧。

FIFA 发表于 2011-6-22 09:04:05

曹操与司马氏无肄是最后的羸家

FIFA 发表于 2011-6-23 09:38:23

尔虞我诈是三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论三国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