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常住人口2559545人 10年减少12余万人
第五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间隔了10年。昨天,龙岩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龙岩10年来常住人口减少了124765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是以200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则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面对人员外流,正在构建大格局的龙岩,该如何流住本地人才,又从外地引来“凤凰”,支撑产业,成为当地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的重要课题。昨天,本报就普查数据,请统计局人士进行解读。
全市常住人口为255954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68431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24765人。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输出。尽管龙岩的城镇发展较快,但农村仍然滞后,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迁出,走向广州、厦门等沿海城市打工,甚至连孩子也带走,剩下老人看家。
常住人口减少,以至龙岩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5人,低于全国的139人/平方公里平均线,远远少于全省的298人/平方公里。
逾63万人在流动.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152196人,占45.0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07349人,占54.9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186500人,乡村人口减少311265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9.04百分点。龙岩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但农村人口过半。635540人,回答了龙岩本地有多少人在流出。其中,既包括在龙岩市不同的地方之间流动的人,也包括走出龙岩到其它城市的打工者。
另一份数据显示,龙岩下辖的7个县(市、区)中,只有中心城区所在的新罗区人口在增加,从10年前的543731人增加到 662429人,客观显示出中心城区的聚集力,人员流到中心城区购房、就业、结婚等。其它6个地区均有人口流出。
3口之家成大趋势,龙岩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845545户,比2000年的702002户多了143543户。家庭户人口为238663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1人减少0.79人。平均每户2.82人,比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数据都低,全国为3.1,全省为2.98。进一步证明流动人口增加,如夫妻带走孩子到外地打工,家庭里只留下老两口。同时表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增多,3口之家已成大趋势。
男人比女人多8万余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20167人,占51.58%;女性人口为1239378人,占48.4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92下降为106.52。男多女少的数量差距,虽然有所拉近,但是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龙岩的性别比例仍然偏高,全省为105.96,全国为105.2。
100人中有7名大学生,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7813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8325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4605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78204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427人上升为696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2029人上升为1497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0691人上升为3696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8946人下降为30554人。受大学教育的人增多,和全国大环境有关。扫盲主要仰赖于地方政府普及义务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办培训班等的力度。但作为山区的龙岩和发达地区相比,大学生仍然偏少。以福建全省为例,10万人中有8361名大学生。 来源:闽西日报 五次人口普查,
抄来抄去有意思? 不太清楚.0............. 181年前的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长汀县就有49万多人(那时候人口流动量极小,所以户籍人口可以几乎等于常住人口);
181年后的2010年,长汀县常住人口仅剩下不到40万人。
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时候,人口却比100多年前减少很多,说实话,我个人搞不懂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龙岩工农业经济太落后!留不住本地才子也引不来凤凰! 。。农民工也去他乡挣钱(音“劳食”)啊!。。失败 引用第5楼徘徊者于2011-06-16 23:29发表的 :
181年前的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长汀县就有49万多人(那时候人口流动量极小,所以户籍人口可以几乎等于常住人口);
181年后的2010年,长汀县常住人口仅剩下不到40万人。
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时候,人口却比100多年前减少很多,说实话,我个人搞不懂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http://club.ctw.cn/images/back.gif
亡国的前奏! 很多人流出到外地了。 过左的计划生育政策必将民族未来推向无战斗力甚至亡国的危险边缘,是彻底的自阉行为,保证2.7-3的生育率是必要的科学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