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皇帝隆武皇帝死在长汀
朱聿键1602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四月初五日申时)生于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南阳府的唐王王庄。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孙,他的祖父唐端王朱硕熿不喜欢长子(即朱聿键之父朱器墭),有立爱子之意。因为朱器墭嘴舌上长个大瘤子,又爱小妾生的儿子。幸得朱聿键的曾祖母魏氏维护他们,在他8岁的时候为他请老师教书,到12岁能够读懂文章的时候,他的曾祖母去世了。于是他的祖父便把他和他的父亲一起囚禁在亲王府的内官机构承奉司内,想活活饿死他们。幸亏暗中有人帮忙送饭,父子二人才不至于饿死。在囚禁中朱聿键借着佛灯日夜苦读,掌握了一身经世致用的本领。 1629年(崇祯二年)2月,朱器墭被朱聿键的叔叔毒死。端王于是便立次子为世子,被明廷右参政陈奇瑜劝阻,遂立聿键为世孙。朱聿键到此时已经28岁了,才恢复自由之身体。
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十二日端王薨。朱聿键继承王位,杀死叔父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向朝廷要求借兵3000前去参与镇压,朝廷怕藩王趁机叛乱夺位而予拒绝。他便自行在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招兵数千,亲自统领着寻找农民军作战,被打得大败。朝廷因他违反国法,降罪而废为庶人,囚居于凤阳。 福王朱由崧称帝后,将他释放,又怕他争压帝位,命他迁居广西平乐府(今广西省桂林市南),不久流亡于福建。弘光帝朱由崧于公元1645年5月被俘。 公元1645年闰6月,朱聿键受郑鸿逵、郑芝龙、黄道周等人的拥立,称帝于福州,改年号为隆武。 朱聿键称帝后,振作精神,一心试图恢复明朝江山。他生活检点,宫中没有什么宠妃,只有皇后曾氏。她也知书达理,是一位贤内助。朱聿键任用金声、杨廷麟、何腾蛟等抗战派,收纳李自成农民军余部,屡次打算出兵北伐,曾收复了安徽旌德、宁国等失地。但他主要依靠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兵力,而郑芝龙又怀有二心,为保存实力而拒绝发兵和供应粮饷,北伐终无所成。此时,在浙东的鲁王朱以海政权又为争夺所谓正统地位而派兵攻打朱聿键,使朱聿键四面树敌,忙于应付。
败亡
汀州
公元1646年,清朝贝勒博洛率军攻福建,朱聿键苦于自己无兵,命大学士黄道周外出募兵,黄道周于半途被清兵俘杀,朱聿键只得亲自从福州抵达延平,准备冒险去湖南,而为郑芝龙所阻留。不久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其父决裂,率部南下。以致隆武朝廷门户大开。此时清军越过仙霞岭直入福建,攻陷建宁,直扑延平。8月21日,朱聿键逃出延平,到汀州城外时被清军追上,他带着曾皇后和忠诚伯周之藩等躲入关帝庙。清兵在门前厉声呼喝:“朱聿键出来。”忽然,一个人手持钢刀跳出庙门,高喝我就是隆武帝,挥刀杀向清兵,清兵急忙发乱箭将他射死,原来此人是周之藩,他舍身想掩护朱聿键脱险。清兵也怀疑他不是隆武帝,进庙搜查,只见后门洞开,庙内空无一人,知朱聿键和曾皇后已从后门逃入汀州城内。清军前锋统领努山命令几百个兵士穿上明军服装,打着明军旗号,直奔城门。城破后,朱聿键是被清军乱箭射死在汀州城衙的大堂上。 朱聿键史称隆武帝,也称唐王,是南明政权中的一位较有作为的帝王,只可惜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局势。南明政权的抵抗斗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编辑本段相关评价
明绍宗陵
朱聿键称帝后,颇有中兴之主的气概,一心试图恢复明朝江山,为此从很多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总结弘光朝覆亡、潞王降清的教训,认识到社稷存亡的主要威胁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朝,在总体战略上不失时机地树立起抗清大旗。他即位十天后,就诛杀了清朝派来招降的使者马得厂,并决定御驾亲征。尽管这次亲征由于郑芝龙兄弟的阻挠,没有实现,但他在基本政策上的转变,仍然值得称道。后来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大顺、大西农民军的联明抗清,南明政权绝对延续不了近二十年之久。 其次,针对明神宗以来“党争”给国事带来的危害,提出了消除“党争”,“用舍公明”的方针,在用人取舍上力戒门户之见,不咎既往,只要参与抗清就量才录用。早在朱聿键就任监国时,就亲自撰写了“缙绅”、“戎政”、“儒林”三篇《便览》,阐明自己对于“党争”的看法。 再次,整顿吏治,严惩贪污,以减轻民间疾苦。朱聿键施政时曾规定:“小贪必杖,大贪必杀”,因而深得人心。监察御史吴春枝纠劾邵武通判陈主谟、古田知县吴士耀、汀州知府王国冕贪污虐民。他当即下旨:“各官赃私可恨,皆纱帽下虎狼也。若不严惩,民生何赖?都着革了职,该抚速解来京,究问追赃充饷。” 明绍宗皇宫
另外,朱聿键称帝后,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他的个人品德在南明诸君中也是很值得称道的。黄道周在一封信里曾经描述了他的为人:“今上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想亦高、光而下之所未见也。”不少史籍中都说他喜欢读书,无声色犬马之好。做了皇帝之后,仍然自奉甚俭,经常身穿土布黄袍,安贫若素,而且生活检点,宫中也没有什么宠妃,只有一位知书达理的贤内助皇后曾氏。 书呆子皇帝尽管朱聿键有比较好的人品和才学,也特别希望做成一番事业,锐意恢复明朝江山,但就当时的总体形势,仅靠他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局势。尤其是他自身还存在很多致命的弱点,最突出的就是他在为人行事方面,一生软弱,优柔寡断,书呆子气十足。据说,朱聿键读书相当多,有些决断也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他“食书不化”,严重脱离实际,加之未经历练,匆忙登上帝位,不但不能力挽狂澜,挽救明朝灭亡的命运,反而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史书上曾记载着这样几件小事:当时,南明还有一个小朝廷,是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建立的。一次,朱以海的军队遭到清军的猛烈攻击,只好派使者前来福州向隆武帝求援。因为鲁王在信上称朱聿键为“皇伯叔”,而未称“陛下”,朱聿键龙颜大怒,喝令身边的人把鲁王的信使杀了,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时事之可忧,不在清而在鲁”。朱聿键的这种做法,导致两个南明小朝廷水火不容,终于被清军各个击破。
政府部门可以以隆武帝这个汉人最后一个皇帝立足,弄一些祭奠,这也是长汀旅游的一个新方向。别的地方没条件想方设法的创造条件上,我们有这优势干嘛不利用起来。长汀是有历史的城市,不单只有红色旅游,应该多元化。长汀没有奇山峻岭,但我们有历史的沉淀。 政府部门完全可以以隆武帝这个汉人最后一个皇帝为噱头,建立一些宗祠。这更体现了长汀历史的沉淀,不单只有红色旅游,这也是一个可以开发的旅游项目啊!长汀的旅游开发在意识上就落后别人了,其他地方没条件创造条件上,我们有条件还不用岂不可惜。 是吗、? 很不可相信吧,身为长汀人竟然没多少人知道这事情。我也是百度才偶然发现,在网上一搜就有。 政府部门可以以隆武帝这个汉人最后一个皇帝立足,弄一些祭奠,这也是长汀旅游的一个新方向。别的地方没条件想方设法的创造条件上,我们有这优势干嘛不利用起来。长汀是有历史的城市,不单只有红色旅游,应该多元化。长汀没有奇山峻岭,但我们有历史的沉淀。 是不是真的哦!长汀那么有历史啊! 是不是真的哦 有点不相信 第一次听说
页:
[1]
2